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神经根病变的精准定位的,具体为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
技术介绍
1、神经根性病变是康复医学科和骨科以及老年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对神经根损害的原因及准确定位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据统计,目前仅因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致神经根受压从而进行手术矫正者仅美国一年达30万例以上,其中再次手术者不乏其人,再手术的原因之一是定位不准。英国指南中也提到脊柱减压术后大约5%-36%的患者在手术后2年内会复发背部和腿部疼痛,手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定位不准确。因此,如何准确定责任神经根为脊柱外科医生们聚焦的问题。
2、目前对于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和定位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病史与体格检查、影像学和肌电图检查。其中最重要的两大辅助手段,影像学与肌电图检查分别揭示结构性及功能性改变,既有相关性,也有时间性、差异性,以下对几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具体说明:
3、1、病史与体格检查提供临床初步诊断。
4、第一种是根据感觉异常范围定位。但是感觉神经支配区常有重叠,定位难以精确。第二种是运动功能测定,与神经损害后轴索丢失的数量有关,轻度甚至中度损害时,徒手肌力的检测仍不能精准定位受累神经根。膝反射的减弱仅仅是可能提示l3或l4神经根(极少数为l2)的病变,而踝反射减弱也可能提示s1神经根的病变,如上肢没有常规的肌腱反射提示c8、t1神经根是否存在病变一样,下肢的l5神经根病变也没有常规的肌腱反射检查。
5、2、肌电图(emg)显示神经根生理功能的状态,而mri显示根及其周围
6、2.1对神经根病变的评估中,以核磁共振成像为主流的影像检查手段提供的评估结果既不准确也不可靠。其一,影像学主要用于揭示结构性异常,对于非结构性损害并不敏感。对于由于肿瘤的浸润、感染、神经根梗死等因素导致的以功能性改变为主的神经根症状,影像学无法一一提供诊断依据,这也是临床一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其二,影像学对于局部存在金属内植物存在导致图像伪影重、失真的难以决策是否需要手术及后续手术方案。其三,影像学只能获取患者平卧位的静态化资料,无法行坐位、站立位等功能位检查。因在不同的体位下,腰椎管承受的压力也因此不同。j mihale等人报道在站立位、坐位及平卧位时腰椎管的横截面积(狭窄程度)截然不同,站立位时横截面积最小。对于那些卧床休息时临床症状消失或症状明显减轻,而站立或特定体位诱发或加重临床症状的患者,无法精准评判目标责任节段。在对117例术中发现的韧带下型和韧带下型的术前mri资料的分析,发现5种有意义的发现联合应用时,形态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均在76%左右。在50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应用mri数据区分包含型和非包含型,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2%、68%和70%,mri不能提供生理性神经功能的信息,对诊断神经根病的准确性是有限的。尤其对于存在多节段腰椎退变、影像学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患者。
7、2.2常规肌电图检查的局限性
8、以肌电图为手段的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神经根损害的功能性异常,对明确受累的“责任神经根”有一定的贡献。但其本质是通过检测神经根所支配关键肌的神经功能进行定位诊断,间接反映神经根功能状态而进行的推理性诊断。
9、2.2.1emg检查因肌肉受神经根的多重支配,事实上很难将损害定位至单一神经根。假如胫骨前肌肌电图异常,可能是l4-5或s1神经根异常。同时发现股四头肌和腓肠肌肌电图都正常则可排除l4和s1根的损害,确定是l5根损害。这种方法是推理性的。假如胫骨前肌和腓肠肌都异常则难以肯定l5是否异常。
10、2.2.2emg检查诊断神经根病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患者仅存在神经根感觉支损伤或损伤时间较短(<10d)时,常规电生理技术常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在emg的各项异常指标中,以出现失神经电位(插入电位延长、正锐波、纤颤波)最有诊断意义,但这些电位通常出现在运动神经轴突的瓦勒氏变性之后,并且出现时间与神经受损的部位及其所支配肌肉的距离有关。在神经损伤后2~3周,其所支配的近端肌肉会出现失神经电位,远端肌肉需3~4周后才会出现失神经电位,更远端肌肉则需更久时间才会出现失神经电位。所以肢体远端肌肉在神经根损害早期的emg检测阳性率较低。
11、2.2.3脊柱旁肌的肌电图异常是神经根损害的确凿证据,但不是神经根病中神经根节段的确定证据。脊柱旁肌失神经支配表明病变位于脊神经后支起始部位,但无失神经支配不一定能排除神经根损害的可能性。
12、3.影像学与肌电图检查分别揭示结构性及功能性改变,既有相关性,也有时间性、差异性。在《肌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在疑似神经根病诊断》中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肌电图敏感性为50%至71%,该评价描述为中度诊断敏感性。在mri上没有任何结构性发现或没有任何emg发现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神经根病,对于这种差异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可能与神经根病和炎症之间的病因学关联,或与解决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永久性去神经支配活动有关。
13、综上所述,传统的肌电图侵入性检测,是通过神经根支配的关键肌倒推神经根的功能情况,定位准确性收到局限,且需要造成创伤引发疼痛感,患者诊疗体验感不佳;传统的核磁共振无法适用于有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检测,且核磁共振对于结构性损害的患者敏感,但对其他原因(如炎症等)引起神经功能损害的敏感性低,因此需要一种治疗神经根病变的精准定位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根病变的精准定位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定位准确性低或者定位适用性受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治疗神经根病变的精准定位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s1、确定磁刺激的刺激点;
4、s2、在患者体表绘钟式刺激确定磁刺激器磁场方向;
5、s3、使用磁刺激器的确定方式来确定神经根的支配范围,以及不同肌肉之间的神经根支配关系;
6、s4、根据肌肉反应定位出现异常肌肉的责任神经根;
7、s5、记录并分析异常肌肉反应,判断其功能和预后。
8、优选的,所述徒手体表定位为确定刺激点所在的部位、寻找体表标志、触摸和观察体表标志、确定刺激点位置,再结合b超技术调整刺激点位置,以确保刺激点位于目标解剖结构上。
9、优选的,所述s2中绘钟式刺激是一种用于确定磁刺激器磁场方向的方法,是通过在体表上绘制一个时钟图形,并将刺激器的磁极放置在时钟的不同位置上,来确定磁场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徒手体表定位为确定刺激点所在的部位、寻找体表标志、触摸和观察体表标志、确定刺激点位置,再结合B超技术调整刺激点位置,以确保刺激点位于目标解剖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绘钟式刺激是一种用于确定磁刺激器磁场方向的方法,是通过在体表上绘制一个时钟图形,并将刺激器的磁极放置在时钟的不同位置上,来确定磁场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钟式刺激为L2~S1的神经根的序列磁刺激技术,根据递减过程中的反应确认任何感兴趣肌或者是临床发生异常肌力的肌肉是否受某一神经根的主要支配,从而推断任何源于神经根异常的病变神经根的定位诊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确定方式为分别刺激不同神经根观察其在同一块肌肉上的反应或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徒手体表定位为确定刺激点所在的部位、寻找体表标志、触摸和观察体表标志、确定刺激点位置,再结合b超技术调整刺激点位置,以确保刺激点位于目标解剖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病变神经根的无痛无创磁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绘钟式刺激是一种用于确定磁刺激器磁场方向的方法,是通过在体表上绘制一个时钟图形,并将刺激器的磁极放置在时钟的不同位置上,来确定磁场方向。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莉,刘宏亮,侯景明,邓维维,董思雨,唐梟然,吴宗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