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棒磨削组件及方棒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078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2
本技术涉及棒料磨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棒磨削组件及方棒磨削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夹持装置和磨削装置,上料装置上并排设有上料工位,夹持装置设于磨削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磨削装置一侧设有滑动座,滑动座一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多个上料工位相对,滑动座上侧设有第二滑轨;夹持装置下侧设有移动座,移动座呈L型,其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第一滑轨移动配合,水平部与第二滑轨移动配合。方棒磨削装置,包括上述方棒磨削组件、底座、外壳和控制设备。采用第一滑轨于滑动座靠近上料工位一侧,第二滑轨于滑动座上侧的设计,使得两个滑轨均可承受一定压力,从而减少倾覆力矩的影响,同时满足较小的设备底座,减少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棒料磨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棒磨削组件及方棒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方棒磨削装置中,一般通过上料架、夹持装置及磨削装置来配合实现方棒上料、方棒磨削加工及方棒下料等工序。现有的方棒磨削装置中夹持装置通过与磨削装置一侧设置的滑轨配合移动以对上料架上的不同工位的待加工方棒进行转移,而常规的滑轨设计是采用上下双滑轨的设计,夹持装置采用c形底座与上下双滑轨配合。但由于如此的滑轨与底座的配合形式,使得双导轨全部设置在侧边,而上边的滑轨承受主要倾覆力矩,两条滑轨的寿命会不一致,长期使用存在移动精度的误差,对加工精度存在影响;若全部水平设置在正上方,会导致设备底座加宽,占地面积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化滑轨设计,提高滑轨使用寿命,减少占地面积的方棒磨削组件及方棒磨削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棒磨削组件,包括上料装置、夹持装置和磨削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并排设有多个上料工位,所述夹持装置设于磨削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夹持装置和磨削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并排设有多个上料工位,所述夹持装置设于磨削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所述磨削装置一侧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靠近夹持装置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多个上料工位相对,所述滑动座上侧设有与第一滑轨平行的第二滑轨;所述夹持装置下侧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呈L型,其包括互相垂直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第一滑轨移动配合,所述水平部与第二滑轨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爪,两个所述夹爪相向移动夹持待加工方棒;所述夹爪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夹持板,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夹持装置和磨削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并排设有多个上料工位,所述夹持装置设于磨削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所述磨削装置一侧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靠近夹持装置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多个上料工位相对,所述滑动座上侧设有与第一滑轨平行的第二滑轨;所述夹持装置下侧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呈l型,其包括互相垂直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第一滑轨移动配合,所述水平部与第二滑轨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爪,两个所述夹爪相向移动夹持待加工方棒;所述夹爪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夹持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夹持板设于第二连接板靠近待加工方棒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于第二连接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设有倾斜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夹紧驱动装置和夹爪上下移动装置,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上下布置;所述夹紧驱动装置驱动两个第一夹爪及两个第二夹爪相向移动,所述夹爪上下移动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于待加工方棒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棒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校正块,所述校正块设于两个夹爪之间,所述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王光湖陈宗浩张培文陈邦銮李海威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石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