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070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清淤收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两侧均固接有固定座;一对所述固定座侧壁均开设有移动齿槽和移动导槽;一对所述移动齿槽内均啮合连接有移动齿轮;一对所述移动齿轮之间固接有第一杆;一对所述移动导槽之间设有第二杆;一对所述固定座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移动方槽;以解决人工湿地内部的植物收割往往是通过人工完成,其工作过程较为繁琐、沉重,消耗大量人工劳动力,对池体底部淤泥的清理,也往往是通过污泥泵直接进行抽取,配合人工干预,效率极低,缺乏一种可以同时进行植物收割以及清理淤泥的设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淤收割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


技术介绍

1、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另外,人工湿地也大面积应用在城市景观中,人工湿地所种植的植物需要收割,湿地池体的淤泥也需要周期性的清理,或是进行晒池,以便为后续植物生长提供优良环境,美化城市景观。

2、现有技术中,对人工湿地内部的植物收割往往是通过人工完成,其工作过程较为繁琐、沉重,消耗大量人工劳动力,对池体底部淤泥的清理,也往往是通过污泥泵直接进行抽取,并需要配合人工干预对池体不同区域抽取淤泥,效率极低,缺乏一种可以同时进行植物收割以及清理淤泥的设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人工湿地内部的植物收割往往是通过人工完成,其工作过程较为繁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顶部两侧均固接有固定座(11);一对所述固定座(11)侧壁均开设有移动齿槽(12)和移动导槽(13);一对所述移动齿槽(12)内均啮合连接有移动齿轮(14);一对所述移动齿轮(14)之间固接有第一杆(15);一对所述移动导槽(13)之间设有第二杆(16);一对所述固定座(11)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移动方槽(17);一对所述移动方槽(17)之间滑动连接有方框(18);一对所述方框(18)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竖向导槽(19),且第一杆(15)和第二杆(16)均穿过竖向导槽(19);所述池体(1)一侧的方框(18)侧壁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顶部两侧均固接有固定座(11);一对所述固定座(11)侧壁均开设有移动齿槽(12)和移动导槽(13);一对所述移动齿槽(12)内均啮合连接有移动齿轮(14);一对所述移动齿轮(14)之间固接有第一杆(15);一对所述移动导槽(13)之间设有第二杆(16);一对所述固定座(11)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移动方槽(17);一对所述移动方槽(17)之间滑动连接有方框(18);一对所述方框(18)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竖向导槽(19),且第一杆(15)和第二杆(16)均穿过竖向导槽(19);所述池体(1)一侧的方框(18)侧壁开设有一对竖向滑槽(191);一对所述竖向滑槽(191)内均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92);一对所述导向块(192)端部之间固接有l块(193);所述l块(193)侧壁通过第一圆槽和第二杆(16)相转动连接;所述l块(193)横向一端顶部设有电机(194),且电机(194)的输出端和第二杆(16)相活动连接;一对所述固定座(11)相对侧壁之间设有收割组件和清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侧壁开设有过度斜面(5),且过度斜面(5)和移动齿槽(12)、移动导槽(13)的竖向一端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齿轮(28)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9);所述收割组件和清淤组件均通过电机(194)带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清淤收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圆筒(23)上均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传动杆(25)滑动连接在圆筒(23)和限位槽(6)内;一组所述连接杆(26)之间设有升降t块(61);所述升降t块(61)顶部通过一组第三圆槽和连接杆(26)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块(31)顶部通过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62),且第一丝杠(62)底端和升降t块(61)顶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升降t块(61)侧壁和第一u块(22)侧壁均通过一组支撑块固接有一组收拢u块(63);所述第一u块(22)上的收拢u块(63)顶部通过一组圆滑槽滑动连接有一组圆滑杆(64),且圆滑杆(64)底端均和升降t块(61)上的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辉孙雷许克祥刘慧何祥亮杜艳张斌丁雨薇邵培艳桂衍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生态环境规划院安徽省生态环境工程咨询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