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及变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及变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049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0
本申请及变流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及变流装置,所述电路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和整流逆变模块;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包括输入端、并网端和输出端,并离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交流输出端所输出的交流信号,并网端接入公共电网,输出端连接负载;并离网切换模块还包括晶闸管和电流限制元件,晶闸管串联于输入端和并网端的连接处,用于控制并离网的工况切换;电流限制元件串联于输入端和并网端的连接处,用于限制所述并离网的工况切换所产生的电流尖峰,以保护所述晶闸管。本申请可以实现限制变流器在开关状态切换时所产生的电流尖峰,以保护晶闸管不受电流尖峰击穿损坏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变流器的,尤其涉及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及变流装置


技术介绍

1、晶闸管(scr)是一种可控硅器件,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来开启和关闭。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用于变流器中,可以处理相对较高的电压和电流,结构相对简单而且是比较经济的元件,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与电磁接触器相比,它没有机械运动的部件。电磁接触器通常包含电磁线圈和机械触点,其动作涉及到电磁线圈的磁场变化和机械触点的运动。相比之下,晶闸管只涉及到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变化,没有机械运动,因此响应速度更快故而非常适用于储能变流器的并网切离网组件。然而,在变流器中,并离网的切换组件晶闸管的前端是设置有断路器的,开关在动作的瞬间会有电压电流尖峰或者设备故障可能产生的尖峰电流,可能会导致晶闸管损坏,而如何避免过流而导致晶闸管损坏的情况,是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及变流装置,可以实现限制变流器在开关状态切换时所产生的电流尖峰,以保护晶闸管不受电流尖峰击穿损坏的有益效果。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和整流逆变模块;

3、所述整流逆变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的直流信号,所述整流逆变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信号进行整流逆变,以得到交流信号;

4、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包括输入端、并网端和输出端,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输出端所输出的所述交流信号,所述并网端用于接入外部的公共电网,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的负载;

5、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还包括晶闸管和电流限制元件,所述晶闸管串联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并网端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是否接入所述公共电网,以控制并离网的工况切换;

6、所述电流限制元件串联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并网端的连接处,用于限制所述并离网的工况切换所产生的电流尖峰,以保护所述晶闸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流逆变模块用于将外部接收的直流信号整流逆变为交流信号,交流信号在输出至负载的以外,还可以输出至公共电网,而是否输出至公共电网则由并离网切换模块所决定,若是接入公共电网则为并网状态,反之则为离网状态,并离网的切换由晶闸管控制,而晶闸管在控制并离网切换时,会产生电流尖峰,这一电流尖峰由电流限制元件限制电流的变化,从而起到保护晶闸管的作用。

8、可选的,还包括直流控制模块;

9、所述直流控制模块包括电池输入端、母线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电池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电池的输入直流信号;

10、所述母线端用于接收所述外部电池的输入直流信号,以平衡所述外部电池和母线的电压,所述直流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母线的电压至所述整流逆变模块的直流输入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控制模块将电池输入端和母线端的电压平衡,从而避免因电压不均而在使用时产生过大的电流冲击,平衡后由母线供给直流信号,输出至整流逆变模块,以便于整流逆变模块对直流信号进行逆变处理,得到交流信号。

12、可选的,所述直流控制模块还包括软启动单元,所述软启动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13、所述第一线路用于平衡所述外部电池和所述母线的电压,并在电压平衡后控制所述第二线路导通;所述第二线路用于控制所述直流逆变模块进行整流逆变。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软启动单元进行预启动,当变流器启动时电池电压先通过第一线路给母线预充,待电池电压与母线电压平衡时,再导通所述第二线路以控制整流逆变模块开启。

15、可选的,所述整流逆变模块包括igbt单元;

16、所述igbt单元包括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所述第一相桥臂包括第一上桥和第一下桥,所述第二相桥臂包括第二上桥和第二下桥,所述第三相桥臂包括第三上桥和第三下桥;

17、所述第一上桥、所述第二上桥和所述第三上桥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母线的正极,所述第一下桥、所述第二下桥和所述第三下桥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母线的负极;

18、所述第一下桥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上桥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下桥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上桥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下桥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上桥的发射极;

19、所述第一上桥、所述第二上桥、所述第三上桥、所述第一下桥、所述第二下桥和所述第三下桥的栅极分别接收外部的栅极信号,以根据所述栅极信号,控制所述igbt单元纵向换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构成三相桥臂,三相桥臂分别受外部的栅极信号控制,每一对桥臂导电180°,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差为120°,任一瞬间有三个桥臂导通,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上下两臂之间进行,从而便于整流出三相相位差120°的交流信号。

21、可选的,所述整流逆变模块还包括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

22、所述第一绕组的原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上桥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绕组的原边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下桥的集电极;

23、所述第二绕组的原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上桥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绕组的原边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原边第一端;

24、所述第三绕组的原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下桥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绕组的原边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绕组的原边第一端;

25、所述第一绕组的副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绕组的副边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绕组的副边第一端;

26、所述第一绕组的副边第二端、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副边第二端、所述第三绕组的副边第二端连接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三个绕组分别对应三相电路,通过变压器进行隔离输出,以得到三相电路上的交流信号,并输出至并离网切换模块。

28、可选的,所述整流逆变模块还包括lc滤波单元,所述lc滤波单元包括交流滤波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29、所述交流滤波电容包括三个电容器,以三角形接法并联在所述第一绕组的副边第二端与所述输入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绕组的副边第二端与所述输入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绕组的副边第二端与所述输入端的连接处;

30、所述第一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一绕组的副边第二端与所述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二绕组的副边第二端与所述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感串联于第三绕组的副边第二端与所述输入端之间。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流滤波电容与三个电感结合,形成lc滤波电路,从而滤除谐波,并提供无功补偿,从而确保交流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32、可选的,所述电流限制元件为第四电感、第五电感和第六电感;

33、所述第四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晶闸管之间,所述第五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二电感和所述晶闸管之间,所述第六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和整流逆变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控制模块还包括软启动单元,所述软启动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变模块包括IGBT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变模块还包括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变模块还包括LC滤波单元,所述LC滤波单元包括交流滤波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限制元件为第四电感、第五电感和第六电感;

8.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变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和整流逆变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控制模块还包括软启动单元,所述软启动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变模块包括igbt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晶闸管保护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高何江李梓涵成正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格瑞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