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非对称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044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非对称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源、钼源、泡沫镍和第一溶剂混合,进行第一水热反应,得到镍钼基电极材料前驱体;将所述镍钼基电极材料前驱体、硒源、N<subgt;2</subgt;H<subgt;4</subgt;·H<subgt;2</subgt;O和第二溶剂混合,进行第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性能,能够应用于制备非对称混合电容器,实现储能器件能量密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非对称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开发新能源和设计新的能源存储和转换装置一直是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在各类储能装置中,现代储能装置非对称混合电容器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但其较低的能量密度阻碍了它的实际应用。

2、电极材料作为非对称混合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升电容器比容量和拓宽工作电压窗口的重任。目前已商业化的超级电容器,使用的电极材料大多都是碳材料,而碳材料的比电容较低。过渡金属化合物是依靠材料表面和体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使其比电容显著高于碳材料,成为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的热点。在众多过渡金属电极材料中,镍基电极材料因储量丰富、成本低和高的理论比电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然而,单一组分镍基电极材料因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较差使其实际比电容远远小于其理论比电容,无法满足研究者们对高性能电极材料的期望,是镍基电极材料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为了提升镍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常采用形貌调控、结构设计和组分优化等策略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包括硝酸镍、硫酸镍和乙酸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钼源包括钼酸钠和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硒源包括亚硒酸钠、亚硒酸和硒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镍源和钼源的摩尔比为1~4: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200℃,时间为1~9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镍钼硒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包括硝酸镍、硫酸镍和乙酸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钼源包括钼酸钠和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硒源包括亚硒酸钠、亚硒酸和硒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镍源和钼源的摩尔比为1~4: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200℃,时间为1~9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热反应后包括将第一水热反应所得水热产物进行焙烧处理;所述焙烧处理的温度为350~550℃,保温时间为1~10h,升温至所述焙烧处理的温度的升温速率为1~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赵振龙王金平陈晓爽宋坤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