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壳体、电驱动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026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壳体、电驱动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电驱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密封圈,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面,第二壳体具有与第一端面相配合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涂胶部和凸柱,第一端面通过第一涂胶部与第二端面连接,第一壳体上设有沿轴向贯穿凸柱的第一冷却油道,第二端面上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凹槽,第二壳体上设有沿轴向贯穿凹槽的第二冷却油道,第二冷却油道与第一冷却油道相互连通,密封圈设于凸柱与凹槽之间。本技术电驱壳体,能够实现壳体及冷却油道的密封,密封方式简单,成本低,无需额外设置容胶槽,可满足空间受限情况下的密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壳体、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电驱动装置是新能源车的主要动力来源,电驱动装置一般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动力部分,上壳体与下壳体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冷却油道,为了使得电驱动装置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且能保持较好的冷却效果,上、下壳体之间需要密封,上、下冷却油道连通处也需要密封。

2、现有电驱壳体及冷却油道的密封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上、下壳体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上、下冷却油道连通处采用密封圈密封,但是需要在上、下壳体的涂胶部与密封圈之间额外设容胶槽,以容纳上、下壳体在密封过程中多余的密封胶,由于设置容胶槽需要较大位置,因此,该种密封方式无法满足空间受限情况下的使用需要;第二种,采用集成式密封圈,对上、下壳体及上、下冷却油道连通处同时进行密封,但是集成式密封圈的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电驱壳体及冷却油道的密封方式无法同时兼顾加工成本及空间占用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及密封圈(3),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端面(11),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11)相配合的第二端面(21),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有第一涂胶部(12)和凸柱(13),所述第一端面(11)通过所述第一涂胶部(12)与所述第二端面(21)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凸柱(13)的第一冷却油道(14),所述第二端面(21)上设有与所述凸柱(13)相配合的凹槽(2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凹槽(22)的第二冷却油道(23),所述第二冷却油道(23)与所述第一冷却油道(14)相互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及密封圈(3),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端面(11),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11)相配合的第二端面(21),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有第一涂胶部(12)和凸柱(13),所述第一端面(11)通过所述第一涂胶部(12)与所述第二端面(21)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凸柱(13)的第一冷却油道(14),所述第二端面(21)上设有与所述凸柱(13)相配合的凹槽(2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凹槽(22)的第二冷却油道(23),所述第二冷却油道(23)与所述第一冷却油道(14)相互连通,所述密封圈(3)设于所述凸柱(13)与所述凹槽(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13)与所述凹槽(22)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胶部(12)沿所述第一端面(11)的周向设置一圈,所述凸柱(13)设于所述第一涂胶部(1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1)上于所述凸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于海生林霄喆韩韬陈云刘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