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26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8
本技术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连接座、支撑柱、加热罐、电热棒和罐底乳化机,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搅拌组件用于对反应釜本体内部的药品进行搅拌;所述转轴的内部开设有注液孔,所述转轴的外壁开设有多组出液孔。本技术,通过在反应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在电机座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对搅拌组件进行供能,使能够通过搅拌组件对反应釜本体内部的药品进行一个搅拌;同时可通过套管往转轴的内部注入液体,液体药品从出液孔排出,可实现一边搅拌一边加药,能使合成的药品内部成分更加的均匀,同时也可以注入水对转轴和反应釜本体的内部进行清理,更加便于对装置的内部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药,具体为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被应用于化工、制药领域,通过将药品材料放置到反应釜的内部实现对药品的合成。

2、现有的药品合成反应釜都设置有加热的设备,便于更好更高效的对药品进行反应融合,同时还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对药品进行合成的时候,反应釜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对药品进行搅拌。但是现有的反应釜搅拌组件功能比较单一,结构简单,只能够发挥搅拌的作用,不能够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药品沾染在反应釜内壁;同时在对不同状态的药品进行合成的时候,现有的装置可能会导致合成药品内部成分不均匀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搅拌组件功能比较单一且现有的反应釜装置可能会导致合成的药品内部成分不均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连接座(2)、支撑柱(3)、加热罐(4)、电热棒(5)和罐底乳化机(6),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焊接有多组连接座(2),多组所述连接座(2)的下端分别焊接有一组支撑柱(3),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罐(4),所述加热罐(4)的前端设置有电热棒(5),所述加热罐(4)的下端设置有罐底乳化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焊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柱(3)下端所焊接底板的外形为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连接座(2)、支撑柱(3)、加热罐(4)、电热棒(5)和罐底乳化机(6),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焊接有多组连接座(2),多组所述连接座(2)的下端分别焊接有一组支撑柱(3),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罐(4),所述加热罐(4)的前端设置有电热棒(5),所述加热罐(4)的下端设置有罐底乳化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支撑柱(3)的下端焊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柱(3)下端所焊接底板的外形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座(8)内部设置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的下端交错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3),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套设在转轴(14)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药品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的左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金永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佰利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