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20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瓣膜支架,所述瓣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可沿其径向压缩或膨胀;以及瓣膜,呈管状,所述管状的瓣膜的一部分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以形成固定瓣,所述管状的瓣膜的另一部分用于随血流在所述支架本体内腔中摆动以形成可活动瓣;其中,所述可活动瓣随血流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摆动,以改变所述可活动瓣与所述固定瓣之间的流道口的横截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架本体配合支架本体内的瓣膜,重建静脉血管的单向导通功能,以防止静脉血液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植入血管,特别涉及一种瓣膜支架


技术介绍

1、对临床上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患者,静脉瓣膜的功能异常是导致cvi的最常见病因,无论是静脉瓣膜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原发性关闭不全抑或是静脉血栓形成后造成继发性破坏,均可以导致静脉内向心方向回流的血液出现返流的现象。因为静脉瓣膜在静脉血液输送过程中起到了“单向阀门”的作用。血液返流使得下肢静脉内静水压力增高,继而血管内红细胞、炎性细胞迁出至血管腔外,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最终引起局部淤血性营养障碍,出现肢体水肿、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等临床表现。

2、目前针对静脉瓣膜进行的手术有瓣膜再造术、开放式瓣膜修复术、血管外瓣膜修复术、瓣膜移植术、瓣膜转位术等几种主流术式。研究表明,静脉瓣膜得到修复后,肢体静脉性溃疡的愈合率明显增高,但所面临的问题是无论哪种手术方式,均存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率高、手术技巧要求高等特点,推广和普及的难度很大。

3、瓣膜的正常关闭和打开是瓣膜支架是否有效的关键,现有的瓣膜受血流压力改变等因素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的瓣膜的其中一端的边缘上,所述管状的瓣膜包括位于所述可活动瓣上的活动边和位于所述固定瓣上的固定边,所述活动边和所述固定边围成所述流道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瓣上设有固定部,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固定瓣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位于所述瓣膜的其中一端的边缘上的两个第一固定区及靠近所述瓣膜的相对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区,两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的瓣膜的其中一端的边缘上,所述管状的瓣膜包括位于所述可活动瓣上的活动边和位于所述固定瓣上的固定边,所述活动边和所述固定边围成所述流道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瓣上设有固定部,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固定瓣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位于所述瓣膜的其中一端的边缘上的两个第一固定区及靠近所述瓣膜的相对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区和所述第二固定区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区分别定位于所述活动边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固定区定位于除所述活动边的相对两端外的所述可活动瓣与所述固定瓣的交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区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区的连线及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区之间的连线围成闭环区域,所述管状的瓣膜的轴心线穿过所述闭环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沿所述可活动瓣与所述固定瓣的交接处延伸的第一定位区,所述第一定位区为连续区域,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定位区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区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定位区在延长方向的两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定位区围成闭环区域,所述管状的瓣膜的轴心线穿过所述闭环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沿所述固定边延伸的第二定位区,所述第二定位区为连续区域,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定位区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区为长条状,且第二定位区呈在所述瓣膜支架的周向上弯曲的弧形或在所述瓣膜支架的轴心线的方向上凹凸起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程晓阳陶晓博赵江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诺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