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20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8
本技术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包括管道混合器本体,管道混合器本体包括锥体管道Ⅰ,锥体管道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管道,第一混合管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流通管道;第二混合管道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第一混合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混合管道,第二混合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体管道Ⅱ。所述的锥体管道Ⅰ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主流体氨水入口管。所述的流通管道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次流体液碱入口管。所述的锥体管道Ⅱ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出口管道。本技术有益效果:解决了入塔氨水和液碱混合不均问题,有效搅拌混合液碱和氨水、增加了液碱和氨水的混合均匀度,同时为液碱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提供反应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焦炉煤气化产品回收及剩余氨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


技术介绍

1、国家对焦化废水指标要求日益严格,而剩余氨水约占焦化企业废水总量的60%-70%。剩余氨水是一种成分复杂、毒性大、难降解的工业废水,组成主要为游离氨和固定铵。剩余氨水须经过蒸氨处理后进入酚氰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后进行回用。蒸氨系统是处理剩余氨水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蒸氨塔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塔底废水指标的合格与液碱的添加量及混合均匀程度密不可分,液碱与剩余氨水混合不均匀将直接影响蒸氨塔运行效率,易造成蒸氨废水氨氮含量超标,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造成冲击。进入蒸氨塔的液碱混合不均匀和反应不彻底,过量的液碱进入蒸氨塔会与氨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堵塞管道和蒸氨塔板,影响蒸氨塔的长期稳定运行。

2、公开号为:cn207760071u,名称为:一种蒸氨塔折流式液碱管道混合器,具体公开了一种蒸氨塔折流式液碱管道混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碱混合不均匀反应不彻底导致蒸氨塔不能长期稳定运行的问题,该混合器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混 合器本体,混合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液碱氨水入 口,混合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液碱氨水出口,混合器本体内设有多组上下交错固定在混合器本体的内壁上的折流挡板。本技术有效搅拌混合了液碱和氨水,增加了液碱和氨水的混合均匀度,为液碱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提供反应场所,有效的解决了蒸氨氨水管道及蒸氨塔板的堵塞,提高了蒸氨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周期,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上述的专利能够解决液碱和氨水混合的问题,但是专利技术人在使用中发现,该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操作便捷、解决了入塔氨水和液碱混合不均问题,有效搅拌混合液碱和氨水、增加了液碱和氨水的混合均匀度,同时为液碱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提供反应场所的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

2、本技术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包括管道混合器本体1,管道混合器本体1包括锥体管道ⅰ3,锥体管道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管道7,第一混合管道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流通管道6;第一混合管道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混合管道9,第二混合管道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体管道ⅱ13。

3、所述的锥体管道ⅰ3得端部固定安装有主流体氨水入口管2。

4、所述的流通管道6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次流体液碱入口管5。

5、所述的锥体管道ⅱ13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出口管道14。

6、设置的主流体氨水入口管2,次流体液碱入口管5,可分别加入氨水和液碱,便于氨水和液碱进入第一混合管道7和第二混合管道9内进行混合。

7、所述的锥体管道ⅰ3和第一混合管道7之间通过连接法兰ⅰ4相互连接;第一混合管道7和第二混合管道9之间通过连接法兰ⅱ8相互连接;第二混合管道9和锥体管道ⅱ1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ⅲ12相互连接。

8、设置的连接法兰ⅰ4、连接法兰ⅱ8和连接法兰ⅲ12,用于连接锥体管道ⅰ3和第一混合管道7,第一混合管道7和第二混合管道9,第二混合管道9和锥体管道ⅱ13,固定安全可靠,方便拆卸。

9、所述的第二混合管道9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15。

10、所述的挡板15呈螺旋形布设,挡板15与第二混合管道9管壁之间的夹角α为45°-55°。

11、所述挡板15螺旋线的长度为第二混合管道9直线长度的1.8-2倍。

12、在第二混合管道9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15,有效的解决了入塔液碱和氨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第一混合管道7初步混合、进入第二混合管道9内,采用螺旋式挡板15混合,更符合液碱和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有效搅拌混合液碱和氨水、增加了液碱和氨水的混合均匀度,为液碱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提供反应场所,有效的解决了蒸氨氨水管道及蒸氨塔板的堵塞的问题,提高了蒸氨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蒸氨塔运行周期。

13、所述的管道混合器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1。

14、设置的支撑架10和支撑底座11,可以对管道混合器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可以更好地放置管道混合器本体1,可有效提高混合器本体1的稳定性。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设置的主流体氨水入口管2,次流体液碱入口管5,可分别加入氨水和液碱,便于氨水和液碱进入第一混合管道7和第二混合管道9内进行混合。

17、2)在第二混合管道9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15,有效的解决了入塔液碱和氨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第一混合管道7初步混合、进入第二混合管道9内,采用螺旋式挡板15混合,更符合液碱和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有效搅拌混合液碱和氨水、增加了液碱和氨水的混合均匀度,为液碱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提供反应场所,有效的解决了蒸氨氨水管道及蒸氨塔板的堵塞的问题,提高了蒸氨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蒸氨塔运行周期。

18、3)设置的支撑架10和支撑底座11,可以对管道混合器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可以更好地放置管道混合器本体1,可有效提高混合器本体1的稳定性。

19、4)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成本低,易安装检修、实用性较强,目前已投入生产使用当中,使用效果良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混合器本体(1),管道混合器本体(1)包括锥体管道Ⅰ(3),锥体管道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管道(7),第一混合管道(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流通管道(6);第一混合管道(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混合管道(9),第二混合管道(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体管道Ⅱ(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混合管道(9)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5)呈螺旋形布设,挡板(15)与第二混合管道(9)管壁之间的夹角α为45°-5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5)螺旋线的长度为第二混合管道(9)直线长度的1.8-2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管道Ⅰ(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主流体氨水入口管(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通管道(6)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次流体液碱入口管(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管道Ⅱ(13)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出口管道(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管道Ⅰ(3)和第一混合管道(7)之间通过连接法兰Ⅰ(4)相互连接;第一混合管道(7)和第二混合管道(9)之间通过连接法兰Ⅱ(8)相互连接;第二混合管道(9)和锥体管道Ⅱ(1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Ⅲ(12)相互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混合器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混合器本体(1),管道混合器本体(1)包括锥体管道ⅰ(3),锥体管道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管道(7),第一混合管道(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流通管道(6);第一混合管道(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混合管道(9),第二混合管道(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体管道ⅱ(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混合管道(9)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5)呈螺旋形布设,挡板(15)与第二混合管道(9)管壁之间的夹角α为45°-5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5)螺旋线的长度为第二混合管道(9)直线长度的1.8-2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蒸氨塔液碱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栋李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宏兴宏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