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换电站或储能站。
技术介绍
1、在一些新能源发电领域,如光伏发电等往往需要通过逆变器来实现并网要求,逆变器主要可分为隔离型逆变器和非隔离型逆变器,其中,隔离型逆变器需要通过变压器来实现输入输出的电气隔离。隔离型逆变器又可分为工频隔离和高频隔离两种工作模式。其中,工频隔离模式使用工频变压器进行隔离,其体积大、成本高、损耗大,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安装难度,而且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难以满足逆变器高功率密度的要求。高频隔离模式的高频变压器虽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但高频隔离逆变器系统需要经过多级能量变换,因此传输效率低,在功率较大的场合不适用这种方案;且高频变压器也会产生相应的损耗,这样会进一步降低系统运行效率。
2、与隔离型逆变器相比,非隔离型逆变器的系统中不存在变压器环节,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都会得到提高,因此非隔离型逆变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非隔离型逆变器使得电网与光伏阵列存在直接的电气连接,由于光伏阵列与地之间存在寄生电容,逆变器在并网过程中会存在共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共地,所述逆变器包括多个开关器件以及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不同所述开关器件的交替导通和/或持续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输出预设的正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于Buck模式;所述逆变器输出预设的负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于Buck-Boost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共地,所述逆变器包括多个开关器件以及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不同所述开关器件的交替导通和/或持续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输出预设的正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于buck模式;所述逆变器输出预设的负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于buck-boost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器件的数量为六个的情况下,第一开关器件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三开关器件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开关器件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第四开关器件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漏极、第五开关器件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源极与第六开关器件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还包括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以及所述第六开关器件交替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器件均截止,所述逆变器输出预设的正电压。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续文政,刘炳,田淇元,吴学智,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