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84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6
本技术属于管式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包括管壳;管壳内设有冷却腔,待冷却液流经冷却腔,冷却腔内设有若干内管;管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内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内管包括若干冷却段和若干固定段;若干冷却段和若干固定段交错连接,相邻冷却段之间的角度小于180°,使冷却水通过内管时的管程增长;冷却腔内设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用于固定固定段以及延长待冷却液的壳程;本技术通过同时增长管程和壳程,使待冷却液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以提高两种液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效率,增强待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式冷却,尤其涉及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1、列管式冷却器,又称为壳管式冷却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电力、轻工、食品、化工、造纸等行业领域中,利用低温介质与待冷却液体之间发生的热交换,以降低待冷却液的温度。列管式冷却器包括内管,在内管外通过待冷却液,在内管内通过冷却水,利用待冷却液与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以实现待冷却液的降温。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增长管程或增长壳程的方式提高两液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2、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5337875u公开了一种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管板;壳体内壁且位于管板之间交错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一侧滑动连接有外冷却管;外冷却管内壁滑动连接有内冷却管;内冷却管周侧面圆周阵列有滑块;外冷却管内壁圆周阵列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凹槽;两管板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管接头。该技术通过壳体、管板、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相配合,由双层冷却管可确保内外两种介质不会混合。

3、但上述技术专利具有以下技术性问题:仅通过折流板增长管程以提高待冷却液与冷却水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包括管壳(1);所述管壳(1)内设有冷却腔(2),待冷却液流经所述冷却腔(2),所述冷却腔(2)内设有若干内管(3);所述管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所述内管(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51)和所述出水口(5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包括若干冷却段(31)和若干固定段(32);若干所述冷却段(31)和若干所述固定段(32)交错连接,相邻两所述冷却段(3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冷却腔(2)内设有若干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段(32)以及延长所述待冷却液的壳程。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包括管壳(1);所述管壳(1)内设有冷却腔(2),待冷却液流经所述冷却腔(2),所述冷却腔(2)内设有若干内管(3);所述管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所述内管(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51)和所述出水口(5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包括若干冷却段(31)和若干固定段(32);若干所述冷却段(31)和若干所述固定段(32)交错连接,相邻两所述冷却段(3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冷却腔(2)内设有若干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段(32)以及延长所述待冷却液的壳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左右贯穿的若干固定孔(41),若干所述固定段(32)分别对应与若干所述固定孔(41)的内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32)沿所述管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的外侧壁设有贯穿所述冷却腔(2)的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其一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昌黄颂恒龚扬飞张国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感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