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口腔正畸,特别涉及一种牙齿矫治系统。
技术介绍
1、错颌畸形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引起的牙颌畸形现象,后天的环境因素例如是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以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外伤、牙周病等因素。错颌畸形的形成因素和机制是错综复杂的,其发生过程可能由单一因素及单一机制在起作用,也可能是多种因素或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2、壳状牙齿矫治器是一种治疗错颌畸形的装置,采用安全的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使矫治过程几乎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对于含有矢状向颌位因素的突面畸形病例,需要通过颌位重建纠正颌位,实现下颌前导。根据适应症的不同,现有的常用颌位重建隐形矫治器分为tb(twin-block的简称)、hb(herbst的简称)两种类型。并且,在深覆合病例中还会通过带有平导的矫治器纠正下颌过陡的spee曲线与上颌的补偿曲线,使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协调。通常隐形牙齿矫治器是一系列具有内部能容纳牙齿的空腔的壳状本体,患者只需按照设计程序,在不同时期佩戴不同的隐形牙齿矫治器,便可使上颚或下颚的牙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第一矫治阶段的多个第一壳状矫治器以及对应第二矫治阶段的多个第二壳状矫治器,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包括具有多个牙齿容纳腔的第一壳状本体以及所述第一壳状本体表面设有的向对颌方向凸起用以调整上下颌垂直向咬合关系的第一调整部,所述第一矫治阶段中的多个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对应一个矫治步骤的牙齿矫治状态,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壳状矫治器包括具有多个牙齿容纳腔的第二壳状本体以及所述第二壳状本体表面设有的向对颌方向凸起用以调整咬合关系的第二调整部,所述第二矫治阶段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壳状矫治器分别对应多个矫治步骤的牙齿矫治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第一矫治阶段的多个第一壳状矫治器以及对应第二矫治阶段的多个第二壳状矫治器,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包括具有多个牙齿容纳腔的第一壳状本体以及所述第一壳状本体表面设有的向对颌方向凸起用以调整上下颌垂直向咬合关系的第一调整部,所述第一矫治阶段中的多个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对应一个矫治步骤的牙齿矫治状态,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壳状矫治器包括具有多个牙齿容纳腔的第二壳状本体以及所述第二壳状本体表面设有的向对颌方向凸起用以调整咬合关系的第二调整部,所述第二矫治阶段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壳状矫治器分别对应多个矫治步骤的牙齿矫治状态,随着矫治进程的推进,多个所述第二壳状矫治器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并将患者的牙列和/或颌间关系从初始位置调整至目标位置;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矫治阶段中的所述第一调整部在咬合方向上的刚度大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矫治阶段中的所述第二调整部在咬合方向上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调整部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的膜片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调整部的膜片厚度,所述第一调整部的膜片厚度与所述第二调整部的膜片厚度差值在0.2mm~1.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的膜片厚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所述第二调整部的膜片厚度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表面沿咬合方向设有增强所述第一调整部抗变形能力的加强脊;所述加强脊的表面曲率大于其所在表面的表面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二调整部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为分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二调整部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或7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的材料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二调整部的材料弹性模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材料一致;所述第二调整部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材料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6或7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至少部分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调整部为空心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调整部向对颌方向的凸起高度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调整部的凸起高度满足在佩戴时并且处于咬合状态下使上下颌前牙区牙齿切端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在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上的所述第一调整部相同的位置设有第二调整部,并且,所述第一调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后牙区,所述第二调整部设置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调整部的凸起高度随着矫治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矫治步骤之间的所述第二调整部凸起高度的差值在0.5mm~1.0mm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矫治器还包括粘接在后牙区牙齿表面的固位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状矫治器还包括粘接在牙齿表面的用以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配合进行牙齿移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郑韵哲,万一,李川,姚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