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4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53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盖板及电池。该电池内的电池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极柱及第一密封件,盖板主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极柱密封固定在容置孔中,极柱内开设有避让通孔,避让通孔包括上下导通设置的第一避让部与第二避让部,第一避让部的孔径大于第二避让部的孔径,第二避让部与电池电芯的极耳相适配,极耳能够伸入第二避让部中并从第二避让部中伸出,伸出第二避让部的极耳能够翻折固定在第一避让部的孔底,第一密封件盖设在极耳的上方,第一密封件能够与第一避让部的上端开口密封固定,实现极耳与极柱的密封固定,固定效果好,减小电池电芯与电池盖板的相对距离,增加电芯的容置空间,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电池盖板及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需求的越来越高,这就对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的电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动汽车内提供的电池的容纳空间一定的基础上,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电荷容量。

2、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池电芯上的极耳向上延伸并与电池盖板上的极柱焊接固定,而且为保证极耳与极柱的正常工作,需要在极耳与极柱之间设置一定的安全空间,这就导致电池电芯与电池盖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电芯无法充分利用电池壳体内的空间,电池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

3、因此,亟需专利技术电池盖板及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盖板及电池,以实现电池电芯的极耳与电池盖板的极柱的穿设固定,增加电池电芯的容置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池盖板,包括:>

4、盖板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10)包括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所述极耳(210)包括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所述盖板主体(12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容置孔,两个所述容置孔分别与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密封固定,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负极极柱内均开设有所述避让通孔(111),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正极极耳对应设置,所述负极极柱与所述负极极耳对应设置,电解液能够沿所述正极极柱内的所述避让通孔(111)和/或所述负极极柱内的所述避让通孔(111)注入电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10)...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10)包括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所述极耳(210)包括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所述盖板主体(12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容置孔,两个所述容置孔分别与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密封固定,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负极极柱内均开设有所述避让通孔(111),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正极极耳对应设置,所述负极极柱与所述负极极耳对应设置,电解液能够沿所述正极极柱内的所述避让通孔(111)和/或所述负极极柱内的所述避让通孔(111)注入电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10)与所述极柱(110)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密封件(130)与完成所述电解液注液的所述第一避让部(1111)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向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120)上开设有注液孔(121),电解液能够沿所述注液孔(121)注入电池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波陈凯刘波冯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