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26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50
本技术属于中药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卡接有罐盖;所述罐盖上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多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罐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一端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一端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等距固接有多组搅拌杆;通过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啮合带动多组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其对应的转杆转动,多组转杆同步带动多组搅拌杆对罐体内部上下液进行均匀搅拌,使得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力矩能够尽量分散,降低产生漩涡的现象,提高搅拌效率及速度,以降低出现团块现象,提高后续中药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药制备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


技术介绍

1、醇沉罐是中药厂醇沉工序的关键设备,常见应用于中药、口服液、保健品等的乙醇沉淀,也适用于其他制药、化工以及染料等行业悬浮液的冷冻或常温沉淀、固液相分离的工艺操作。

2、在对中药进行醇沉时,将软管连接醇沉罐进料阀门并打开,开启中转罐泵,调液至醇沉罐,开启搅拌器搅拌1-2小时,加速药液冷却至室温,待沉淀完成后开启上清液出料阀,用泵或用真空将上清液抽出。

3、而在对中药原料和乙醇进行混合搅拌时,目前其搅拌器多为桨式,且在水平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液体为圆周运动,易形成涡流,且上下液层之间不易被搅动,混合速度为缓慢,中药的部分成分易被乙醇包裹而形成团块现象,较低提取效果,进而对后续中药成品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卡接有罐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上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啮合有多组第二齿轮(4),且所述第二齿轮(4)与所述罐盖(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一端与电机(5)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第二齿轮(4)一端固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上等距固接有多组搅拌杆(7),且每组所述搅拌杆(7)之间为交错设置;所述罐体(1)外部固接有支撑架(8),且所述支撑架(8)底部与底板(9)滑动连接;所述底板(9)两端对称固接有支撑板(10);一组所述支撑板(10)上端一侧固接有第一电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卡接有罐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上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啮合有多组第二齿轮(4),且所述第二齿轮(4)与所述罐盖(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一端与电机(5)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第二齿轮(4)一端固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上等距固接有多组搅拌杆(7),且每组所述搅拌杆(7)之间为交错设置;所述罐体(1)外部固接有支撑架(8),且所述支撑架(8)底部与底板(9)滑动连接;所述底板(9)两端对称固接有支撑板(10);一组所述支撑板(10)上端一侧固接有第一电推杆(11),且另一组所述支撑板(10)上端一侧固接有弹簧杆(12);所述第一电推杆(11)输出端与所述弹簧杆(12)端部分别固接有与所述罐体(1)外壁相贴合的弧形推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的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上端安装有环形输液管(25);所述环形输液管(25)一侧连通有输料管(26),且所述输料管(26)另一端贯穿所述罐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阀(14);所述环形输液管(25)上环绕连通有多组喷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压溶解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秋张越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