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889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46
本技术涉及隧道安全技术领域,提出了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一氧化碳检测电路,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包括光耦U7、三极管Q2、三极管Q1、一氧化碳传感器P1和电阻R7,光耦U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5V电源,光耦U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光耦U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12V电源,光耦U7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一氧化碳传感器P1的第一供电端,一氧化碳传感器P1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一氧化碳传感器P1的第二供电端通过电阻R7接地,一氧化碳传感器P1的第二供电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安全,具体的,涉及隧道安全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已经从平坦地区向山区发展,穿山越岭的公路隧道也越来越多,在便利我国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由于隧道施工空间相对封闭的局限性,当人员无法及时撤离又缺少避难场所,当隧道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隧道中工作人员窒息,甚至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在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对隧道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检测尤为重要。由于隧道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现有的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在工作中,其电源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导致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精度差,无法准确判断隧道中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隧道安全预警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精度差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主控单元、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和无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一氧化碳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监控终端通讯连接,所述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管D1、光耦U7、三极管Q2、电阻R4、三极管Q1、一氧化碳传感器P1和电阻R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放U1,电阻R9、电阻R11、运放U2和电阻R10,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P1的输出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一氧化碳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监控终端通讯连接,所述一氧化碳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管d1、光耦u7、三极管q2、电阻r4、三极管q1、一氧化碳传感器p1和电阻r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放u1,电阻r9、电阻r11、运放u2和电阻r10,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p1的输出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0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和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之间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2、电容c3、电阻r13、电容c4、运放u3、电阻r14和电阻r15,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4接地,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4接地,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连接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彦芳赵育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光太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