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843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41
本技术提供一种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本体、蒸汽输送管、液料输送管,所述罐体本体侧面接通有蒸汽输送管,所述罐体本体侧面接通有液料输送管,所述罐体本体表面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罐体本体内部设置有两组分流板,两组所述分流板之间连接有分流管。本技术通过驱动着螺杆和主动齿轮转动后,使得螺杆可以驱动着刮板一在分流管外表面升降移动,从而通过刮板一表面圆孔内壁将分流管表面以及罐体本体内壁部分汽凝水刮落,同时主动齿轮驱动着齿圈转动后,齿圈通过固定环带动着刮板二转动刮落罐体本体顶端汽凝水,从而将挂壁的汽凝水快速排出罐外,防止汽凝水造成罐体内壁生锈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尤其涉及一种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制糖工艺流程中,一般会采用多效蒸发技术提高糖的纯度,即在依次连接的多个蒸发罐中,前一效蒸发所产生的汁气被利用作为后一效蒸发罐的加热蒸汽,然后各效蒸发罐的汁气压力依次降低,第一效罐内的糖汁能自动地流入第二效罐,第二效罐内的糖汁自动地流入到第三效罐,以此糖汁进入到最后设置的效罐中,然得到提纯的糖浆,在蒸发过程中,会产生汽凝水,需要排出罐外。

2、但是由于蒸发完成后,部分汽凝水会形成挂壁现象,导致少量汽凝水无法快速排出罐外,造成罐体内壁生锈损坏,影响蒸发罐使用。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蒸发过程中部分汽凝水在罐体内壁形成挂壁现象,从而无法快速从罐内排出,导致造成罐体内壁生锈损坏,影响使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包括罐体本体、蒸汽输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包括罐体本体(1)、蒸汽输送管(101)、液料输送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本体(1)侧面接通有蒸汽输送管(101),所述罐体本体(1)侧面接通有液料输送管(102),所述罐体本体(1)表面连接有排水管(2),所述罐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分流板(3),两组所述分流板(3)之间连接有分流管(301),所述罐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刮板一(4),所述刮板一(4)外侧与所述罐体本体(1)内壁贴合,所述刮板一(4)表面圆孔内壁与所述分流管(301)表面贴合,两组所述分流板(3)之间转动设置有螺杆(401),所述刮板一(4)顶端固定有锥形轮一(4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末效汽凝水等压罐排水装置,包括罐体本体(1)、蒸汽输送管(101)、液料输送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本体(1)侧面接通有蒸汽输送管(101),所述罐体本体(1)侧面接通有液料输送管(102),所述罐体本体(1)表面连接有排水管(2),所述罐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分流板(3),两组所述分流板(3)之间连接有分流管(301),所述罐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刮板一(4),所述刮板一(4)外侧与所述罐体本体(1)内壁贴合,所述刮板一(4)表面圆孔内壁与所述分流管(301)表面贴合,两组所述分流板(3)之间转动设置有螺杆(401),所述刮板一(4)顶端固定有锥形轮一(402),靠近于所述罐体本体(1)内部顶端的分流板(3)设置有转动轴(403),所述转动轴(403)底端与所述螺杆(40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03)顶端固定有主动齿轮(404),所述罐体本体(1)内壁顶端转动设置有刮板二(6),所述刮板二(6)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01),所述固定环(601)内侧设置有齿圈(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杰韦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糖业集团西江制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