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氮掺杂Mo2C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837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一系列化学通式为Mo<subgt;2</subgt;C<subgt;1‑x</subgt;N<subgt;x</subgt;(0≤x≤0.49)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量子功能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是传统高温固相法和尿素辅助软机械法相结合,首先通过传统的电弧熔炼法合成Mo<subgt;2</subgt;C,而后将尿素晶体和Mo<subgt;2</subgt;C充分研磨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中800℃煅烧3h,最后将得到的黑色粉末真空密封在石英管中,在1000℃烧结24h随后进行冷水淬火即得到Mo<subgt;2</subgt;C<subgt;1‑x</subgt;N<subgt;x</subgt;(0≤x≤0.49)的多晶粉末。通过综合物理性能测试系统(PPMS)来测试其物性,通过测量其电导率、磁性性质、上下临界磁场等物理性质,深入考察目标材料的超导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量子功能材料制造,具体涉及一系列化学通式mo2c1-xnx(0≤x≤0.49)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超导是物理学中最迷人的宏观量子现象之一,超导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般为较低温度)呈现出电阻等于零并且排斥磁力线性质的材料,因具有完全电导性、完全抗磁性及通量量子化的奇特性质,它在电力通信、工业运输、医疗诊断、高能物理、能源传输和军事装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超导现象自1911年被发现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持续不断地吸引着广大科学家的关注,超导机理的研究及材料制备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至今为止,人们发现的超导材料几乎遍布整个元素周期表,从轻元素硼、锂到过渡重金属铀系列等。超导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即由一元系到二元系、三元系以至多元系的过程。近一个世纪以来,新的超导材料不断被发现,超导转变温度(tc)也相继被提高。1986年,铜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更是将超导材料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在科技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研究发现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或称铜基超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系列不同氮含量掺杂的Mo2C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式:

2.一种不同氮含量掺杂的Mo2C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和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800℃煅烧程序:升温5°/min,在800℃下保温180min,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1000℃煅烧程序:升温5°/min,在1000℃下保温1440min,保温结束后需在冷水中淬火。

5.根据权利1-2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氮掺杂Mo2C超导材料进一步被制备成超导器件,应用于通信、高新技术装备和军事装备等方面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系列不同氮含量掺杂的mo2c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式:

2.一种不同氮含量掺杂的mo2c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和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800℃煅烧程序:升温5°/min,在800℃下保温180min,保温结束后随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霞李龙夫曾令勇李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