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81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旱区集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包括半埋在地面上的埋筒,所述埋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筒,所述集水筒与埋筒相连通,还包括:L型管,贯通连接在埋筒顶部的边侧,由竖管和横管组成;集水斗,固定安装在横管的顶部,且与横管相连通;进风口,开设在横管的末端,且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斜置滤网;该旱区集水保水装置,下雨时,雨水被凸滤网过滤后,被集水斗收集,然后经由L型管和埋筒,进入到集水筒中,达到集水的效果,通过隔热板的隔热以及土地中自带的低地温,能够给予集水筒中雨水的良好储存环境,使其保持在较低温度,防止集水筒中雨水蒸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旱区集水,具体为旱区集水保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气候异常、水资源困乏等原因,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对于旱区而言,由于天气干焊、炎热,地表上的水分极易蒸发,无法留存,这导致旱区的植物种植成活率很低,达不到理想中的固土以及锁水功能,不利于节水造林。

2、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9122208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无水源灌溉方法及其装置,其通过冷凝装置将夏季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并收集所凝结的水作为灌溉用水,同时对多余的冷凝水进行储备,以便应急灌溉,保证了植株在干旱的北方夏季的灌溉用水安全。

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4、一方面,上述设备需要使用到较多的电控装置,成本高,容易损坏;另一方面,旱区一般灰尘较多,上述设备中的太阳能板及集水槽中都易堆积灰尘,影响设备的正常功能,且不便清理。

5、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旱区集水保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免维护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免维护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包括半埋在地面上的埋筒,所述埋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筒,所述集水筒与埋筒相连通,还包括:

5、l型管,贯通连接在埋筒顶部的边侧,由竖管和横管组成;

6、集水斗,固定安装在横管的顶部,且与横管相连通;

7、进风口,开设在横管的末端,且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斜置滤网;

8、风管,布设在l型管内,一端位于进风口处,另一端穿过埋筒和集水筒后延伸至侧筒中,所述侧筒固定安装在集水筒的侧面。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斗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凸滤网。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斗的安装位置与斜置滤网的设置位置部分重合;

11、所述横管的内底壁,位于斜置滤网朝内的一侧形成有引水坡,位于斜置滤网朝外的一侧形成有排水坡。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埋筒顶部的边侧对称安装有若干个l型管。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筒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竖向开设有排气孔。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位于隔热板顶部的部分盘设形成有加热管;

15、所述埋筒的顶部设有透镜。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位于集水筒内部的部分盘设形成有冷凝管。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与冷凝管之间通过隔热管相连通。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筒的顶部与集水筒外壁的顶部之间通过回气管相连通。

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筒底部的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供流管相连通,所述供流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出水绒绳。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旱区集水保水装置,下雨时,雨水被凸滤网过滤后,被集水斗收集,然后经由l型管和埋筒,进入到集水筒中,达到集水的效果,通过隔热板的隔热以及土地中自带的低地温,能够给予集水筒中雨水的良好储存环境,使其保持在较低温度,防止集水筒中雨水蒸发。

23、2、该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外部较高温度的空气进入到风管中,在加热管中被进一步加热,然后在冷凝管中得到冷凝,空气中的热蒸汽遇冷液化,所形成的小液滴从冷凝管的末端排出,收集到侧筒中,从而达到集水的效果。

24、3、该旱区集水保水装置,侧筒中收集的水,通过出水绒绳能够缓慢的渗出,从而达到为周边土壤、植物供水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包括半埋在地面上的埋筒(1),所述埋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筒(13),所述集水筒(13)与埋筒(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4)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凸滤网(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4)的安装位置与斜置滤网(6)的设置位置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筒(1)顶部的边侧对称安装有若干个L型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13)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4),所述隔热板(14)上竖向开设有排气孔(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9)位于隔热板(14)顶部的部分盘设形成有加热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9)位于集水筒(13)内部的部分盘设形成有冷凝管(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0)与冷凝管(12)之间通过隔热管(1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筒(15)的顶部与集水筒(13)外壁的顶部之间通过回气管(16)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筒(15)底部的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的末端与供流管(19)相连通,所述供流管(19)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出水绒绳(20)。

...

【技术特征摘要】

1.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包括半埋在地面上的埋筒(1),所述埋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筒(13),所述集水筒(13)与埋筒(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4)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凸滤网(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4)的安装位置与斜置滤网(6)的设置位置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筒(1)顶部的边侧对称安装有若干个l型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集水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13)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4),所述隔热板(14)上竖向开设有排气孔(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强吴普侠俞靓张麦芳赵国平李军保于军胜弥芸马延东马志林李军航雷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