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905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型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外壳与套环的固定连接,使得套环可以稳定地为豆箱提供持久支撑,豆箱开设的第一下料孔,有利于咖啡豆的直接下料与阻隔封闭,旋转片与基座的转动连接,使得基座为旋转片提供转动支撑的平台,凸板与旋转片的固定连接,有利于帮助凸板与骨位槽的灵活卡接,使得旋转片与豆箱灵活开合,有利于改善咖啡豆洒落的情况,第一下料孔与第二下料孔的活动配合,再加上卡位板与凸板的卡接配合,使得豆箱与旋转片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开口重叠连通,咖啡豆可持续下料;或者豆箱与旋转片错位,咖啡豆不能通过第一下料孔与第二下料孔完成稳定下料,实现了咖啡豆的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带有磨豆装置的咖啡机,其豆箱的组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些紧固件将豆箱固定在咖啡机主体上,用户不能简易拆装,当磨豆装置发生堵粉或者磨豆装置需要清洁时,需要拆开一系列零件才能进行清洁,操作麻烦;另一种是可以单独将豆箱拆下或装上,但豆箱底部有开口,咖啡豆通过这个开口才能进入磨豆仓进行研磨,所以拆下豆箱时底部开口不能关闭,豆子会洒落,造成用户体验感差。

2、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721210804.x的一种下豆装置及咖啡机,包括豆箱、上磨轮和下磨轮,豆箱的下部设有一下豆通道,放置在豆箱内的咖啡豆由下豆通道落下,下豆通道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内壁由上向下呈螺旋状延伸的下豆拨片;上磨轮设置在下豆通道的下端内,可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嵌在下豆通道的下段内;下磨轮位于上磨轮下方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

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上磨轮与下磨轮的配合设置,基本实现了磨豆的效果,但下豆通道是直通通道的结构,不利于咖啡豆的灵活阻隔,无法达到咖啡豆控制用量的效果,为此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环(5),套环(5)的内壁面插接配合有豆箱(6),豆箱(6)的底部与外壳(1)活动贯穿,且豆箱(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下料孔(8),所述豆箱(6)的底部外臂面转动咬合有基座(10),基座(10)的内壁面转动连接有旋转片(11),旋转片(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凸板(14),且基座(10)靠近旋转片(11)的内壁面开设有骨位槽(15),骨位槽(15)的内壁面与凸板(14)的外壁面活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片(11)开设有第二下料孔(13),第二下料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环(5),套环(5)的内壁面插接配合有豆箱(6),豆箱(6)的底部与外壳(1)活动贯穿,且豆箱(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下料孔(8),所述豆箱(6)的底部外臂面转动咬合有基座(10),基座(10)的内壁面转动连接有旋转片(11),旋转片(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凸板(14),且基座(10)靠近旋转片(11)的内壁面开设有骨位槽(15),骨位槽(15)的内壁面与凸板(14)的外壁面活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机豆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片(11)开设有第二下料孔(13),第二下料孔(13)的槽口与第一下料孔(8)的槽口活动配合,所述凸板(14)的顶部活动卡接配合有卡位板(16),卡位板(16)的侧面与豆箱(6)的侧壁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机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存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王日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