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及其吊装、卸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769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及其吊装、卸载方法,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悬吊廊道,在悬吊廊道转角段的底部设置主支撑体系,在悬吊廊道桥面段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次支撑体系和相应的卸载控制系统,廊道吊装完成后,按先主支撑体系后次支撑体系,由上至下协同分级循环的方法进行卸载,将空中廊道由临时支撑状态可靠的过渡到廊道自承载受力状态,保证空中廊道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卸载过程中支撑体系集中受力和各吊杆荷载突变而造成的结构破坏和损伤,确保空中廊道服役期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同时利用荷载监测系统对吊杆轴力实时进行监测,并在卸载各阶段通过调整吊杆预紧力,进而来回调整结构相应部位,可保证结构在卸载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具体涉及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及其吊装、卸载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型场馆空间立体廊道是指在大型体育馆、剧院、会展中心等建筑物中设置的立体化的走廊通道。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提高场馆的通行效率和观赏性。立体廊道一般会设计成多层或者高空悬挂的形式,可以连接场馆的不同区域,为观众或参与者提供便捷的通行方式。设计立体廊道需要考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观赏性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场馆的使用需求。但是目前廊道中桥面段与相应转角段和固定段之间的连接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申请人早期申报的专利公告号为cn103967131b,专利名称为一种室内折线吊桥结构的现有专利技术中,在室内折线吊桥结构中,桥板(相当于桥面段)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楼层过道连接,而第一连接组件中包括固定板和螺栓,即桥板在与楼层过道之间的连接采用固定板和螺栓的配合,并未设置相应的削弱件,当桥板在受力时则会影响桥板与楼层过道之间的稳定性,吊桥体系与大型建筑体系未形成有机联系,吊桥结构整体稳定性和舒适性难以保证,同时该专利技术缺乏配套装卸施工方法,技术可实施性差。

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悬吊廊道(1),其特征在于:其中室内楼层过道的边部均设有斜交网格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其特征在于:每处桥面段与水平面均存在夹角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为:0°<α<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部件包括有预埋在相应桥面段(102)内的第一T型钢板(114),预埋在相应固定段(101)或者转角段(103)内的第二T型钢板(115),所述第一T型钢板(114)与第二T型钢板(115)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消能削弱件(117)进行可拆卸连接,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悬吊廊道(1),其特征在于:其中室内楼层过道的边部均设有斜交网格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其特征在于:每处桥面段与水平面均存在夹角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为:0°<α<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部件包括有预埋在相应桥面段(102)内的第一t型钢板(114),预埋在相应固定段(101)或者转角段(103)内的第二t型钢板(115),所述第一t型钢板(114)与第二t型钢板(115)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消能削弱件(117)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消能削弱件(117)又可拆卸连接有加固连接板(1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立体悬吊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削弱件(117)的中间位置上下侧均为内凹式结构,且在中间位置水平方向开设有腰形槽(119);

5.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间立体悬吊廊道的吊装、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立体悬吊廊道的吊装、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卸载控制系统由顶升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涛沈文兵李闯邓红亮李胜彭万军施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