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51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涉及骨融合成型模具领域,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包括压制架、模具仓、按压装置、支撑架、滑动件以及底板,模具仓活动设置于压制架内侧,压制架的一侧安装按压装置,按压装置设置于压制架内侧的端部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的底端安装有压板,固定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的底端截面呈半圆形,支撑架上开设有滑槽,固定架活动穿插于滑槽内,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体,支撑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侧板,滑动件一端安装有挡板,滑动件内侧安装有斜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通过一次按压,即可完成压制与脱模的工作,操作起来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融合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骨椎间植骨融合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失稳等脊柱疾病。该手术通过将健康的骨骼组织植入受损的椎体中,以恢复其稳定性并促进愈合。

2、手术的大致过程为: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逐层显露手术部位并止血,显露出腰椎棘突、椎板,切除棘突、椎板、黄韧带,将所切骨质制成骨粒备用。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确定病损椎间盘,切开纤维环,取出髓核组织,刮除纤维环及终板软骨,将骨粒装入cage(盛装骨粒的容器),然后将cage植入椎体之间。最后,打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3、骨椎间植骨融合需要使用到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具体的使用步骤为:

4、第1步:模具准备,对应规格的模具、凹模、垫板和脱模板;

5、第2步:凹模与垫板组合后,进行填料;

6、第3步:将填好料的凹模与垫板组合装入模具,通过手的握力给模具的钳柄加压,进行融合器的压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制架(1)、模具仓(2)、按压装置、支撑架(8)、滑动件以及底板(5),所述模具仓(2)活动设置于压制架(1)内侧,所述压制架(1)的一侧安装所述按压装置,按压装置设置于压制架(1)内侧的端部安装有移动架(3),移动架(3)的底端安装有压板(4),移动架(3)设置于压制架(1)外侧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板(7),驱动板(7)的底端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支撑架(8)上开设有滑槽(9),固定架(6)活动穿插于滑槽(9)内,固定架(6)设置于滑槽(9)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的底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制架(1)、模具仓(2)、按压装置、支撑架(8)、滑动件以及底板(5),所述模具仓(2)活动设置于压制架(1)内侧,所述压制架(1)的一侧安装所述按压装置,按压装置设置于压制架(1)内侧的端部安装有移动架(3),移动架(3)的底端安装有压板(4),移动架(3)设置于压制架(1)外侧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板(7),驱动板(7)的底端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支撑架(8)上开设有滑槽(9),固定架(6)活动穿插于滑槽(9)内,固定架(6)设置于滑槽(9)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体(11),滑槽(9)内腔底壁上开设的插槽(21)内活动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分布的弹性限位件,所述支撑架(8)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8)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侧板(12),所述滑动件安装于压制架(1)侧壁,滑动件一端安装有挡板(13),滑动件内侧安装有斜块(14),斜块(14)与驱动板(7)相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底座(19)、插板(17)、安装框(15)以及活动件,所述底座(19)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插板(17),插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15)底部,所述斜块(14)固定连接于安装框(15)内侧,所述安装框(15)与挡板(1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安装于底座(19)上,所述插板(17)底部安装有滚轮(18),滚轮(18)可在底座(19)的凹槽内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弹簧(16)以及立板(20),所述立板(20)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9)的顶部,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框(15)侧壁及立板(20)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压簧(22)以限位柱(23),所述限位柱(23)一端活动设置于插槽(21)内壁开设的凹槽内,限位柱(23)设置于插槽(21)内壁的凹槽的外部的一端呈半球状结构,所述压簧(2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柱(23)端部及插槽(21)内壁的凹槽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架(24)、从动杆(25)、驱动杆(26)、活动板(30)、卡位组件、第一力臂及第二力臂,所述按压架(24)一端与所述压制架(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杆(25)及所述驱动杆(26)均活动连接于按压架(24)上,从动杆(25)及驱动杆(26)的端部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轮(27)及驱动轮(28),从动轮(27)与驱动轮(28)相啮合,所述活动板(30)一端固定连接于从动杆(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