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及施工机械化等特点,通过装配化施工可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以及劳动力的使用,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装配式复合墙结构的关键在于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及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边界连接技术,其中,包括连接接头的选用和连接节点的构造设计。
2、现有的预制墙板的连接技术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湿式连接和干式连接;目前对于预制装配式墙体结构的连接大多采用湿式连接法,即两片墙体之间预留一定的区域作为节点,施工时,利用模板将该节点围合,向内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撤模;也有其他的湿式连接的方法,如有套筒灌浆连接、浆锚连接及套筒挤压连接等,湿式连接大多需要现场湿作业,具有花费时间较长,且节点内配筋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目前也发展出了干式连接法,即墙体通过螺栓等连接部件直接相互连接。如何在墙体上设置连接结构以保证节点的强度要求是干式连接法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卡接槽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挤压所述第一卡接件朝向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运动;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对位,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卡接槽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连接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挤压所述第一卡接件朝向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运动;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对位,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二导向部和卡接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导向孔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壁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卡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对所述第一连接件挤压所述第一卡接件朝向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的运动形成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连接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滑动孔,所述第二卡接件穿设于所述滑动孔内且能够沿所述滑动孔滑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卡接件对应所述第三导向斜面设置有第四导向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韩芙蕤,张家瑞,高璐,党争光,杨佳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