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8744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包括磺化多孔复合支架、趋化因子和甲基丙烯酰胺晶胶;所述磺化多孔复合支架的制备原料包括聚醚酮酮和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所述趋化因子和甲基丙烯酰胺晶胶负载在所述磺化多孔复合支架的孔洞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PEKK与BG制得三维多孔复合支架作为复合材料的主体,孔洞中负载趋化因子和GelMA晶胶,以增强PEKK基支架的免疫调节特性和骨诱导性,所制得的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能显著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并有利于促进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极化,在免疫‑成骨级联反应中的成骨效果好,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可加速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由创伤、感染或手术切除引起的骨缺损,通常需要骨植入物来加速损伤处相应组织的恢复。聚醚酮酮(pekk)是一种热塑型高分子材料,它的弹性模量与天然骨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射线透明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pekk固有的生物惰性导致其与组织间缺乏相互作用,严重限制了它作为植入体的临床应用。

2、为了使pekk材料具有更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人们提出了许多改性方法,包括化学处理、表面涂层和生物活性材料的掺杂。其中生物活性玻璃(bg)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骨移植的生物活性材料,有研究将生物活性玻璃用于提升其表面的生物活性,但大多改性材料的成骨性能一般。此外,甲基丙烯酰胺(gelma)晶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与细胞、细胞因子、药物、外泌体等联合使用,增强骨缺损的修复能力。

3、另外,植入支架后的骨再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炎症反应前期,募集巨噬细胞到受损部位有助于帮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清除细胞碎片,分泌信号因子,启动组织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磺化多孔复合支架、趋化因子和甲基丙烯酰胺晶胶;所述磺化多孔复合支架的制备原料包括聚醚酮酮和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所述趋化因子和甲基丙烯酰胺晶胶负载在所述磺化多孔复合支架的孔洞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酮酮与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97:(1-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是通过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磺化多孔复合支架、趋化因子和甲基丙烯酰胺晶胶;所述磺化多孔复合支架的制备原料包括聚醚酮酮和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所述趋化因子和甲基丙烯酰胺晶胶负载在所述磺化多孔复合支架的孔洞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酮酮与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97:(1-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锶铈掺杂生物活性玻璃是通过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醚酮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熔融沉积成型具体为: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加热熔化,通过带有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成型;其中,工艺参数为:进料筒加热温度为300-500℃,喷嘴温度为300-500℃,打印速度为10-32mm/s,针头粗细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英杨茜雯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