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7163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硅粉末、氧化铝粉末和磷酸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原料A和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陶瓷浆料,将所述陶瓷浆料于75~85℃保温30~150秒,得到陶瓷前驱体;将所述陶瓷前驱体于微波炉中升温至T1℃并于T1℃保温25~30min,再升温至T2℃并于T2℃保温30~50min,得到碳化硅多孔陶瓷,其中,T1=500~600,T2=1200~1350。氧化铝能与磷酸在高温下反应形成具有耐高温、高强度、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无机磷酸铝,既能用作粘合剂,又能承当烧结助剂来增强碳化硅陶瓷基体,通过此配方制备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孔隙率高晶界纯净,无其他杂质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化硅陶瓷制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碳化硅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多孔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高的比强度、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渗透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碳化硅多孔陶瓷可具有较高的连通孔隙率,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碳化硅陶瓷的本质,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高通透性、高温稳定性及良好的抗热震性、高化学稳定性、长使役寿命等优良特性,因此适合于高温、腐蚀、氧化的环境。

2、碳化硅(sic)是一种人造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强共价键化合物,高温扩散系数非常低,即使在2100℃的高温下,si和c的自扩散系数也仅为仅为2.5×10-13cm2/s和1.5×10-10cm2/s,因此必须借助烧结助剂、外部压力等方法才能实现致密化。碳化硅陶瓷的无压烧结、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反应烧结以及自蔓延烧结技术,这些现有技术在制备过程中为了克服烧结活性低的缺点,往往使用大量烧结助剂,使得产品纯度不高,且耐高温性受限,破坏了碳化硅陶瓷的优异性能。这些因素均制约了碳化硅多孔陶瓷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碳化硅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20~14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搅拌为80~95℃搅拌8~10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转速为550~65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按质量份数计,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的比为(10~14):(86~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碳化硅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20~14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搅拌为80~95℃搅拌8~10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转速为550~65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智勇邢祥源陈静静董辰龙王达健赵阳李安东王超王鑫李佳明王轩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