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瑞丰专利>正文

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649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涉及生物化学指标分析领域,旨在解决定性分析磷酸腺苷含量变化情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基础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将植物叶片置于试管中,并加入三羟甲基甲胺缓冲液;将试管水浴加热,之后常温冷却,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除杂分离后倒入比色杯中;在波长为259nm下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将作为实验组的待测植物叶片重复基础组的步骤处理,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将前述两吸光度值相除得到比值数据;重复前述步骤,取得数组比值数据;以比值数据和组号绘制曲线得到磷酸腺苷变化比值的曲线图。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对被测物中磷酸腺苷变化情况作定性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指标分析领域,特别是磷酸腺苷的变化情况分析领域。技术背景常见的磷酸腺苷包括一磷酸腺苷(AMP) 、 二磷酸腺苷(ADP)和三磷酸腺苷(ATP),其中三 磷酸腺苷(ATP)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用于治疗进行性肌萎縮、脑溢血后遗症、心机能 不全、心肌疾患及肝炎等疾病的辅酶类药物,被称为人体内的"能量货币",目前针对ATP发 展了许多专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析法、电泳法和光学分析法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定 量的标定所测生化物质中ATP的含量情况,以电泳法为例,通常以0. 05 mo1/ L , pH为3. 0 的柠檬酸溶液作缓冲液,处理过的新华二号滤纸为支持介质,湿法点样,电压梯度18 20 V/ cm ,电泳1. 75 h 。电泳毕,吹干滤纸,于紫外灯照射下剪出各吸收斑点,在0. 01 mo1/ L HC1 溶液浸泡1 h ,过滤,测定上清液A257 ,按照吸收系数计算出ATP含量。这些方法普遍存在 流程复杂、操作繁复、操作精度要求高等问题,而在实际运用中,有大量的工作其实仅需定 性的测定植物中ATP的变化情况,无须定量分析ATP的含量,传统方法在此时就更显得繁复 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定性分析磷酸腺苷含量变化情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操作简 单,测定结果精准确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包括如下步骤a) 将作为基础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b) 将植物叶片置于试管中,并加入三羟甲基甲胺(Tris)缓冲液(0.5 M pH7.6),加入比例为每克植物叶片鲜重加入三羟甲基甲胺(Tris)缓冲液97 130ml;c) 将试管水浴加热5 20min,之后常温冷却10 30min,过滤得到提取液;d) 将提取液以高速离心机进一步除杂分离后,将提取液倒入比色杯中,超过l/2以上高 度;e) 在波长为259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f) 将作为实验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重复步骤b e,测定比色杯中提取 液的吸光度;g) 以步骤f测得吸光度值除以步骤e所测得吸光度值,得到比值数据;h) 重复步骤a g,取得至少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比值数据;i) 以顺序方式排列的组号为横坐标,以步骤h所得每组组号相对应的比值数据为纵坐 标,绘制曲线,从而得到磷酸腺苷变化比值的曲线图。前述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其中所述的三羟甲基甲胺(Tris)缓冲液(0.5 M pH7.6)的配制步骤方法为,以蒸馏水300 500ml溶解三羟甲基氨基甲胺60.57g,加入盐 酸(1N)约420ml,以盐酸(1N)或氢氧化钠(1N)调整溶液PH值至7.6,加入蒸馏水至溶液总量 为1000ml,置于4'C条件下保存。本专利技术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的有益效果1. 流程简洁;2. 分析结果准确、直观;3. 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蜈蚣草磷酸腺苷变化情况比值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原理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縮写符号,它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 kJ/mol(千焦每摩尔)以上的 磷酸化合物,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mo1。 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成A- P P P。简式中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 ATP的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因为A (腺苷)在259纳米具有光 吸收,所以259纳米的光吸收可以看做为A的总量,以植物叶片为例,由于DNARNA中的 A在植物叶片完整的情况下仍保留在叶内,所以此时光吸收可以看做ATP、 ADP、 AMP的总利用基础组与实验组ATP、 ADP、 AMP的光吸收总量之比作为测定参数,较之将ATP单 独分离出来作定量测定,可大大縮短检定流程,并可准确反映磷酸腺苷在被测物中的变化情况。1. 方法与步骤a) 将作为基础组的蜈蚣草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测定数据见表l);b) 将植物叶片置于试管中,并加入15ml三羟甲基甲胺(Tris)缓冲液(0.5M pH7.6);c) 将试管水浴加热15min,之后常温冷却20min,过滤得到提取液;d) 将提取液在高速离心机中以1150r/min离心5min后,将提取液倒入比色杯中,超过 1/2以上高度;e) 在波长259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测定数据见表3);f) 将作为实验组的蜈蚣草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测定数据见表2),重复步骤b e, 测定比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测定数据见表4);g) 以步骤f测得吸光度值除以步骤e所测得吸光度值,得到比值数据;h) 重复步骤a g,取得5组比值数据(数据见表5);i) 以顺序方式排列的组号为横坐标,以步骤h所得每组组号相对应的比值数据为纵坐 标,绘制曲线,从而得到蜈蚣草磷酸腺苷变化情况比值曲线图(见附图l)。2. 实验数据表l、基础组(去污后测定鲜重) 1号0.1545g 2号0.1179g 3号0.1202g 4号0.1178g 5号0.1263g<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从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可大大缩短对被测物中磷酸腺苷 变化情况作定性分析的流程,并可准确反映磷酸腺苷在被测物中的变化情况。权利要求1. 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构成a)将作为基础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b)将植物叶片置于试管中,并加入三羟甲基甲胺(Tris)缓冲液,加入比例为每克植物叶片鲜重加入三羟甲基甲胺缓冲液97~130ml;c)将试管水浴加热15~20min,之后常温冷却20~30min,过滤得到提取液;d)将提取液以高速离心机进一步除杂分离后,将提取液倒入比色杯中,超过1/2以上高度;e)在波长为259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f)将作为实验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重复步骤b~e,测定比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g)以步骤f测得吸光度值除以步骤e所测得吸光度值,得到比值数据;h)重复步骤a~g,取得至少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比值数据;i)以顺序方式排列的组号为横坐标,以步骤h所得每组组号相对应的比值数据为纵坐标,绘制曲线,从而得到磷酸腺苷变化比值的曲线图。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其特征为所述的三羟甲基甲胺 (Tris)缓冲液(0.5 M pH7.6)的配制步骤方法为,以蒸馏水300 500ml溶解三羟甲基氨 基甲胺60.57g,加入盐酸(1N)约420ml,以盐酸(1N)或氢氧化钠(1N)调整溶液PH值至 7.6,加入蒸馏水至溶液总量为1000ml,置于4"C条件下保存。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涉及生物化学指标分析领域,旨在解决定性分析磷酸腺苷含量变化情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磷酸腺苷变化情况的比值分析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构成: a)将作为基础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 b)将植物叶片置于试管中,并加入三羟甲基甲胺(Tris)缓冲液,加入比例为每克植物叶片鲜重加入三羟甲基甲胺缓冲液97~13 0ml; c)将试管水浴加热15~20min,之后常温冷却20~30min,过滤得到提取液; d)将提取液以高速离心机进一步除杂分离后,将提取液倒入比色杯中,超过1/2以上高度; e)在波长为259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比 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 f)将作为实验组的待测植物叶片去污后测定鲜重,重复步骤b~e,测定比色杯中提取液的吸光度; g)以步骤f测得吸光度值除以步骤e所测得吸光度值,得到比值数据; h)重复步骤a~g,取得至少三组或三组以 上的比值数据; i)以顺序方式排列的组号为横坐标,以步骤h所得每组组号相对应的比值数据为纵坐标,绘制曲线,从而得到磷酸腺苷变化比值的曲线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高瑞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