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线限位组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646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6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线限位组件及连接器,用于对至少一条电源线和/或至少一条信号线的出线位置进行限定,出线限位组件包括过线结构和阻挡结构,过线结构包括入线面、出线面以及贯穿入线面和出线面的电源线过孔和信号线过孔,电源线过孔用于供电源线出线,信号线过孔用于供信号线出线;阻挡结构设置于出线面,并至少位于一个电源线过孔与一个信号线过孔之间或一个电源线过孔与另一个电源线过孔之间或一个信号线过孔与另一个信号线过孔之间,阻挡结构至少用于在位于出线面一侧的电源线绕对应的电源线过孔的轴向转动时,阻挡电源线与位于出线面一侧的至少部分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接触。本申请可尽量避免电源线对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出线限位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连接器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出线位置往往取决于出线组件的结构,然而,现有的出线组件往往无法避免电源线由于种种原因对信号线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连接器损坏,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尽可能避免电源线对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造成损伤,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出线限位组件及连接器,可尽量避免电源线对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造成损伤。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出线限位组件,用于对至少一条电源线和/或至少一条信号线的出线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出线限位组件包括过线结构和阻挡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包括入线面、出线面以及贯穿所述入线面和出线面的电源线过孔和信号线过孔,所述电源线过孔用于供电源线出线,所述信号线过孔用于供信号线出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出线面,并至少位于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与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之间或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与另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或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与另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之间,所述阻挡结构至少用于在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电源线绕对应的所述电源线过孔的轴向转动时,阻挡电源线与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至少部分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接触。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线过孔包括第一信号线过孔和第二信号线过孔,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另一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所述阻挡结构包括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至少用于在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电源线绕对应的所述电源线过孔的轴向转动时,阻挡电源线与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接触。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线面的出线容纳槽,所述出线容纳槽用于容纳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且所述出线容纳槽的槽深大于等于所容纳的信号线的最大外径;其中,所述出线容纳槽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连通,并延伸到所述过线结构的边沿,以使得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通过所述出线容纳槽从所述过线结构的边沿穿出,避免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与电源线接触。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包围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并围合形成一端有过线口的包围结构,所述过线口至少用于供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穿过;所述出线面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和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连通,所述安装槽的部分槽壁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边沿配合,以安装所述第一阻挡部。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连接的翼片,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位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包围区域之外,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在所述翼片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翼片的覆盖区域之内,所述翼片的边沿与所述安装槽的其他部分槽壁配合,所述翼片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具有间隙,以与所述安装槽配合形成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到所述过线口的过线通道,供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依次通过所述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口穿出。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线过孔,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部分信号线从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而沿着垂直于所述出线面的方向从所述出线面的一侧出线,所述出线容纳槽包括多个出线容纳槽,另一部分信号线从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后通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容纳槽从所述过线结构的边沿穿出,而沿着平行于所述出线面的方向从所述出线面的一侧出线。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线过孔,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部分信号线从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后通过所述过线口穿出,而沿着垂直于所述出线面的方向从所述出线面的一侧出线,所述翼片包括多个翼片,与所述安装槽配合形成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到所述过线口的所述过线通道也包括多个过线通道,另一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后依次通过对应的所述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口穿出,而沿着垂直于所述出线面的方向从所述出线面的一侧出线。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结构还包括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设置于所述过线结构的所述出线面,并至少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所述电源线绕对应的所述电源线过孔轴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阻挡部用于限制所述电源线转动至与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至少部分信号线接触。

10、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电源线组件、信号线组件以及上述的出线限位组件,所述插座包括相连接的基板和插接部,所述出线限位组件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部用于供所述电源线组件和所述信号线组件的一端插接,所述电源线组件和所述信号线组件的另一端对应通过所述出线限位组件的所述过线结构的所述电源线过孔和所述信号线过孔出线。所述出线限位组件包括过线结构和阻挡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包括入线面、出线面以及贯穿所述入线面和出线面的电源线过孔和信号线过孔,所述电源线过孔用于供电源线出线,所述信号线过孔用于供信号线出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出线面,并至少位于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与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之间,所述阻挡结构至少用于在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电源线绕对应的所述电源线过孔的轴向转动时,阻挡电源线与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至少部分信号线的接触。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电源端子、ot端子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端子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所述ot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线的一端,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源线过孔出线;所述信号线组件包括信号端子和信号线,所述信号端子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所述信号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信号线过孔出线。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线结构的所述电源过孔沿轴向上的投影包括相对的两个直线边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直线边之间的其他边,所述两个直线边与所述电源端子的周沿配合,以对所述电源线过孔中的所述电源端子进行限位。

13、本申请的出线限位组件及连接器,通过设置过线结构,能够对电源线和/或信号线的出线位置进行限定,并通过设置阻挡结构至少位于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与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之间或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与另一个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或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与另一个所述信号线过孔之间,能够至少用于在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电源线绕对应的所述电源线过孔的轴向转动时,阻挡电源线与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至少部分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接触,尽可能避免电源线的转动对信号线或者其他电源线造成损伤,避免导致连接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线限位组件,用于对至少一条电源线和/或至少一条信号线的出线位置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限位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过孔包括第一信号线过孔和第二信号线过孔,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另一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所述阻挡结构包括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线面的出线容纳槽,所述出线容纳槽用于容纳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且所述出线容纳槽的槽深大于等于所容纳的信号线的最大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包围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并围合形成一端有过线口的包围结构,所述过线口至少用于供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连接的翼片,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位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包围区域之外,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在所述翼片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翼片的覆盖区域之内,所述翼片的边沿与所述安装槽的其他部分槽壁配合,所述翼片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具有间隙,以与所述安装槽配合形成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到所述过线口的过线通道,供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依次通过所述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口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信号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线过孔,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部分信号线从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而沿着垂直于所述出线面的方向从所述出线面的一侧出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信号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线过孔,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部分信号线从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后通过所述过线口穿出,而沿着垂直于所述出线面的方向从所述出线面的一侧出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还包括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设置于所述过线结构的所述出线面,并至少位于所述出线面一侧的所述电源线绕对应的所述电源线过孔轴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阻挡部用于限制所述电源线转动至与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至少部分信号线接触。

9.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电源线组件、信号线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所述插座包括相连接的基板和插接部,所述出线限位组件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部用于供所述电源线组件和所述信号线组件的一端插接,所述电源线组件和所述信号线组件的另一端对应通过所述出线限位组件的所述过线结构的所述电源线过孔和所述信号线过孔出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电源端子、OT端子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端子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所述OT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线的一端,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源线过孔出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结构的所述电源过孔沿轴向上的投影包括相对的两个直线边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直线边之间的其他边,所述两个直线边与所述电源端子的周沿配合,以对所述电源线过孔中的所述电源端子进行限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线限位组件,用于对至少一条电源线和/或至少一条信号线的出线位置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限位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过孔包括第一信号线过孔和第二信号线过孔,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另一部分信号线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所述阻挡结构包括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线面的出线容纳槽,所述出线容纳槽用于容纳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且所述出线容纳槽的槽深大于等于所容纳的信号线的最大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包围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并围合形成一端有过线口的包围结构,所述过线口至少用于供从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连接的翼片,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位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包围区域之外,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在所述翼片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翼片的覆盖区域之内,所述翼片的边沿与所述安装槽的其他部分槽壁配合,所述翼片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具有间隙,以与所述安装槽配合形成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到所述过线口的过线通道,供从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出线的信号线依次通过所述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口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线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信号线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所述第二信号线过孔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线过孔,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过孔与所述电源线过孔之间,部分信号线从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