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637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解装置、夹紧装置、电解液、电解液储罐、循环泵、管路、阀门、散热装置和直流电源;电解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电解装置单元;每个电解装置单元包括正极电极、负极电极和液流框,并通入直流电源;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嵌入液流框中成一整体;液流框外侧均设有单独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电解液采用含有活性物质的酸性溶液。该方法为将电解液通过循环泵打入新型装置各个电解装置单元,将新型装置各单元正负极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提供不同的电解制度,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将电解液电解至平衡的价态。该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安全易操作、能耗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电解液,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液流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的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能量存储与转化的新型能源,其特点是无污染、循环寿命长、容量可调节、可深度充放电、可快速充放电。电解液作为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性能直接影响液流电池系统的运行和转化效率。

2、现有技术中,电解还原的方法常用的电解装置包括槽式电解池和堆式电解装置,槽式电解池一般为在阳极槽和阴极槽之间采用隔膜分离,阴极槽注入需要还原处理的溶液,阳极槽中注入同离子浓度的酸溶液,再电解处理,此种方法槽压高,电解液处理效率低,并且装置较复杂。

3、堆式电解装置是生产电解液的主要方式,采用多个电解池进行反应,电解效率高,但是电解还原过程中,存在析氢析氧等副反应,影响电解液的酸度,而且降低电解效率,且难以处理。以及某一电解装置单元工作异常造成整个电解装置无法正常运行问题,亟待解决。

4、因此,开发出安全易操作、能耗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低成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装置和制备方法,将会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新型装置包括电解装置、夹紧装置、电解液、电解液储罐、循环泵、管路、阀门、散热装置和直流电源;电解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电解装置单元,并利用夹紧装置夹紧;电解液储罐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散热装置,另一端通过管路接入电解装置,电解液储罐及电解装置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及阀门;每个电解装置单元包括正极电极、负极电极和液流框,再将正负极端子接入直流电源;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嵌入液流框中成一整体;液流框外侧均设有单独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散热装置另一端连通连接电解装置的出液口,电解液采用含有活性物质的酸性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液流电池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新型装置包括电解装置、夹紧装置、电解液、电解液储罐、循环泵、管路、阀门、散热装置和直流电源;电解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电解装置单元,并利用夹紧装置夹紧;电解液储罐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散热装置,另一端通过管路接入电解装置,电解液储罐及电解装置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及阀门;每个电解装置单元包括正极电极、负极电极和液流框,再将正负极端子接入直流电源;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嵌入液流框中成一整体;液流框外侧均设有单独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散热装置另一端连通连接电解装置的出液口,电解液采用含有活性物质的酸性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负极电极面积是正极电极面积的20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电解装置单元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通过导线分别采用串联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金属板和螺栓夹紧固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电极具体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钛基合金电极中的一种;其中,钛基合金电极包括钛基钌铱电极、钛基铱钽电极、钛基钌铟锡电极、钛基锡锑氧化物电极、钛基亚氧化钛电极以及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负极电极具体为金属材料、碳材料、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钛、钒、铬、锰、铁、钴、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绍宇吴晓亮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