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636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5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声学输出装置,包括:骨导发声单元,用于产生经由骨头传递到人耳且在不高于1k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谐振峰的骨导声波;以及压电发声单元,用于产生在不低于6kHz的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谐振峰的声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声学输出装置通过采用压电发声单元,补充高频的声音输出,拓展了声学输出装置的频响范围,以达到主观听感上声音更通透、细节更丰富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涉及声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1、声音输出包括低频、中频及高频,现有声学输出装置的高频输出普遍不足,影响其音质表现。特别是在骨传导声学领域,骨传导对高频声音的传递衰减较大,更迫切地需要高频输出的提升。

2、因此,希望提出一种能够提升高频输出的声学输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声学输出装置,包括:骨导发声单元,用于产生经由骨头传递到人耳且在不高于1k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谐振峰的骨导声波;以及压电发声单元,用于产生在不低于6khz的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谐振峰的声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声学输出装置通过采用压电发声单元,补充高频的声音输出,拓展了声学输出装置的频响范围,以达到主观听感上声音更通透、细节更丰富的目标。

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设置在所述声学输出装置的壳体上与人脸贴靠的侧壁,所述压电发声单元产生骨导声波并传输至人脸。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发声单元直接与人脸贴靠或者通过壳体上与人脸贴靠的侧壁间接与人脸贴靠,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学输出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设置在所述声学输出装置的壳体上与人脸贴靠的侧壁,所述压电发声单元产生骨导声波并传输至人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与人脸接触的侧壁朝向人脸的一侧或嵌设与所述壳体上与人脸接触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包括压电件及与所述压电件连接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与所述与人脸接触的侧壁固定,所述压电件振动以带动所述振动板振动以产生骨导声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学输出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设置在所述声学输出装置的壳体上与人脸贴靠的侧壁,所述压电发声单元产生骨导声波并传输至人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与人脸接触的侧壁朝向人脸的一侧或嵌设与所述壳体上与人脸接触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包括压电件及与所述压电件连接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与所述与人脸接触的侧壁固定,所述压电件振动以带动所述振动板振动以产生骨导声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放置在所述声学输出装置的壳体不与人脸贴靠的位置,所述压电发声单元产生的机械振动传递到所述壳体,所述压电发声单元或所述壳体产生声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为板状或条状结构,所述压电发声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声学输出装置的壳体连接,所述压电发声单元的另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振动产生气导声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压电发声单元包括压电件及与所述压电件连接的振膜,所述压电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以产生气导声波,所述振膜与所述骨导发声单元的振动方向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远张磊付峻江齐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