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625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包括电容外壳体,电容外壳体内部采用镂空结构设计,电容外壳体内部的镂空槽为电容内腔,电容内腔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容芯体,若干电容芯体等间距线性分布,相邻的两个电容芯体之间设置有形变缓冲板,形变缓冲板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冲凸球,形变缓冲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形变缓冲板与缓冲凸球一体成型式结构设计,电容外壳体两侧内部均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热支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加快散热翅片的整体的散热速度,提高散热质量,从而使该电容器具有较快的散热速度,有效避免内部热量大范围堆积,避免出现过热损坏现象,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为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


技术介绍

1、高电压并联电容器主要应用于50hz或60hz交流电力系统以改善功率因数,在输变电电力系统中,用于无功功率补偿最经济可靠的并联电力电容器补偿装置已普遍应用,现在普遍用于输变电系统的油浸全膜电容器单台容量都较大,可达334kvar~600kvar,单台电容器的油量在十几到几十公斤之间,单台含油量较大,而每台电容器一般又由30~80只元件经串并联而构成所需单台电容器的容量和电压;

2、目前使用的无油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且内侧电容芯组多为直接通过多个电容芯体组合拼接而成,在每个电容芯体之间缺少缓冲放变形保护措施,在使用时容易因为意外碰撞或者发热碰撞导致电容芯体支架挤压变形损坏,缩短并联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内部散热性能不佳,容易过热短路,影响使用安全性和整体的使用寿命,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包括电容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外壳体(1)内部采用镂空结构设计,所述电容外壳体(1)内部的镂空槽为电容内腔(2),所述电容内腔(2)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容芯体(3),所述电容芯体(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容电极,若干所述电容芯体(3)等间距线性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容芯体(3)之间设置有形变缓冲板(5),所述形变缓冲板(5)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冲凸球(6),所述形变缓冲板(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形变缓冲板(5)与缓冲凸球(6)一体成型式结构设计,所述电容外壳体(1)两侧内部均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热支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包括电容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外壳体(1)内部采用镂空结构设计,所述电容外壳体(1)内部的镂空槽为电容内腔(2),所述电容内腔(2)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容芯体(3),所述电容芯体(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容电极,若干所述电容芯体(3)等间距线性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容芯体(3)之间设置有形变缓冲板(5),所述形变缓冲板(5)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冲凸球(6),所述形变缓冲板(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形变缓冲板(5)与缓冲凸球(6)一体成型式结构设计,所述电容外壳体(1)两侧内部均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热支柱(8),两侧的所述导热支柱(8)顶端均穿出电容外壳体(1)的侧壁设置,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支柱(8)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缓冲板(5)上下端均设置有安装导轨(4),所述安装导轨(4)固定安装在电容内腔(2)的内壁上,所述形变缓冲板(5)与安装导轨(4)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翅片(9)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外散热板(10),所述外散热板(10)采用侧“凹”型结构设计,所述外散热板(10)的两个支脚固定安装在电容外壳体(1)侧壁上。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晓平刘思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功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