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特别是一种脱困机构及其可移动式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的复杂环境勘察过程中常需要用到可移动式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移动、勘察作业等任务。
2、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机器人多采用轮子作为移动的方式,并通过机体上的探测头对周边环境进行勘察,然而,在复杂环境中进行移动作业时,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地面可能出现泥沼区域,导致轮子意外陷入泥沼而无法带动机体进行移动作业,这样一来,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在复杂环境中进行作业时,机器人的探测头可能会受到周围杂物的干扰和损坏,这将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正常工作,导致机器人无法准确获取周边环境的信息,从而影响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1)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101)底部的铰接座(201a),设置于所述铰接座(201a)内的电动伸缩杆(201b),设置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01b)一侧的第一连接杆(201c),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01c)端部的旋转板(201d),以及安装于所述旋转板(201d)中部的第一固定杆(201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2)包括安装于所述旋转板(201d)内侧顶部的第二连接杆(202a),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1)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101)底部的铰接座(201a),设置于所述铰接座(201a)内的电动伸缩杆(201b),设置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01b)一侧的第一连接杆(201c),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01c)端部的旋转板(201d),以及安装于所述旋转板(201d)中部的第一固定杆(201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2)包括安装于所述旋转板(201d)内侧顶部的第二连接杆(202a),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02a)外壁的连接架杆(202b),套设于所述连接架杆(202b)内部的第二固定杆(202c),以及安装于机体(101)底部的固定板(202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03)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2d)底部前侧的支撑杆(203a),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03a)外壁两侧的第一转动板(203b),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02d)底部前侧的固定块(203c),设置于所述固定块(203c)相对一侧的第二旋转板(203d),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板(203d)相对一侧的支撑板(203e)。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301)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101)两侧的固定柱(301a),套设于所述固定柱(301a)外壁的安装外壳(301b),安装于所述安装外壳(301b)右侧的安装块(301c),安装于所述安装外壳(301b)内的毛刷(301d),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外壳(301b)右侧的挡泥板(301f),以及开设于所述毛刷(301d)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嘉琳,杨继兰,贺佳青,何奕滢,吴炅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杉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