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相关,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随着清洁能源的需求上升,电池得到了广泛发展,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 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 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在电池的应用领域中,可能涉及多种使用环境,如高湿度、有淋雨、溅雨、甚至特种水下作业环境等。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对于电池应对各种使用环境,具有较高意义。故,在电池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电池的可靠性,一直是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本体、第二金属件和弹性连接组件,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金属件导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件的还原性高于所述第一金属件的还原性;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以使所述第二金属件抵压于所述本体上。
3、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箱体,第二金属件的还原性高于第一金属件的还原性,在腐蚀过程中,第二金属件作为阳极优先被腐蚀,可以对第一金属件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第一金属件被腐蚀的可能,提高了电池箱体的可靠性。而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第二金属件出现腐蚀损耗时,由于第二金属件依靠弹性连接组件抵压于
4、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箱体,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两者中的一者为第一者,另一者为第二者,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抵压件、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抵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者,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者背离所述第二者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抵压件与所述第一者之间抵压有所述弹性件。本实施例弹性件抵压于第一者背离第二者的一侧,使得弹性件被压缩,弹性件可以沿着第二金属件和本体的排列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二金属件发生耗损后,弹性件可以释放部分弹性势能并依然与第一者抵压,从而使得第二金属件与本体之间保持抵压固定,结构简单,且弹性连接组件可以使得第二金属件较为稳定地固定在本体上。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者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所述第一者朝向所述第二者的侧面和所述第一者背离所述第二者的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者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抵压件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孔,方便了连接件与本体和第一抵压件连接,且结构简单,弹性连接组件占用的空间较少。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者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孔,方便了连接件与第二者之间的连接操作,且第二者为本体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孔也可以定位第二金属件在本体上的安装位置。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抵压于所述第二者背离所述第一者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抵压件连接。第一抵压件、第二抵压件分别连接在连接件的两端,且第二金属件和本体上均设置有连接孔,这样,弹性连接组件与第二金属件和本体的连接大致是一样的,弹性连接组件的组装更加灵活,例如,连接件既可以从本体向第二金属件组装,也可以从第二金属件向本体组装,提高了弹性连接组件的组装方便性。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金属件的排列方向,所述第一抵压件和所述第二抵压件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位置是可调的。通过调节第一抵压件和/或第二抵压件在连接件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第一抵压件与第二抵压件之间的距离,这样,在第二金属件耗损后,可以使第一抵压件和第二抵压件之间的距离缩短,以提高弹性连接件对第二金属件的固定稳定性。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为螺纹杆,所述第一抵压件和所述第二抵压件中的至少一者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抵压件和/或第二抵压件螺纹连接于螺纹杆,这样,通过旋拧第一抵压件或第二抵压件,可以使得其沿着螺纹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方便了第一抵压件和第二抵压件的距离调节,提高了操作方便性。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本实施例通过压簧作为弹性件,组装较为方便。压簧套设于连接件,连接件可以对压簧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提高了压簧的安装稳定性。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者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抵压件可拆卸设置,使得第二金属件可以更换,在第二金属件耗损后,可以组装新的第二金属件。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件抵压于所述第一金属件。本实施例通过第二金属件抵压于第一金属件,使得第二金属件与第一金属件直接导电连接,且可以具有较大导电连接面积,提高了第二金属件与第一金属件电连接的稳定性。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拉伸弹力件,所述拉伸弹力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所述拉伸弹力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拉伸弹力件固定第二金属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箱体和电池单体,电池箱体为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箱体,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16、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
17、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两者中的一者为第一者,另一者为第二者,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抵压件、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抵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者,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者背离所述第二者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抵压件与所述第一者之间抵压有所述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者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所述第一者朝向所述第二者的侧面和所述第一者背离所述第二者的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者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抵压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者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抵压于所述第二者背离所述第一者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抵压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为螺纹杆,所述第一抵压件和所述第二抵压件中的至少一者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者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件抵压于所述第一金属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拉伸弹力件,所述拉伸弹力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所述拉伸弹力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两者中的一者为第一者,另一者为第二者,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抵压件、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抵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者,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者背离所述第二者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抵压件与所述第一者之间抵压有所述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者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所述第一者朝向所述第二者的侧面和所述第一者背离所述第二者的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者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抵压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者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抵压于所述第二者背离所述第一者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抵压件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雄,左雨龙,刘逸飞,祖立成,宋肖滨,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