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588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苗床,涉及苗床技术领域,包括培养床、幼苗培养架和收苗控制结构,培养床的两侧加工有多个沥水斗,幼苗培养架两端一侧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滑条,沥水斗两侧的内壁处均加工有引导条槽;收苗控制结构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转轴的一端传动式连接有联动轴,联动轴的外部设置有多个驱动件;其技术要点为:通过由中心控制相向的两个幼苗培养架相互远离,借助引导条槽对支撑滑条进行引导,使幼苗培养架由培养床向沥水斗内部移动时,同时向顶部升起,令幼苗培养架上幼苗的根部与培养床内部培养液体脱离,便于在收苗过程中,对多个幼苗培养架上的幼苗进行沥水工作,保证培养环境干净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苗床,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苗床


技术介绍

1、苗床主要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随着设施农业大发展,水培叶菜的种植模式及设备也多元化起来,而与温室大棚相适应的现代化育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苗床实现了育苗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目前种植苗床均为可左右移动增加种植面积,工人可在苗床两侧进行移动式采收,而定点采收的苗床较少。

2、公告号为cn215648646u的一种人工定点农事操作的可移动式苗床通过设置有辊、铰接杆、推板以及卡扣,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工作,使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并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辊旋转,带动铰接杆旋转,在活动杆和连接杆的作用下带动推板运动至推拉轨道内部,并将种植板在推拉轨道的作用下向前推动,使种植板运动至前一个种植板的位置,此时,卡扣与卡槽卡合,避免种植板滑动,再对最前端种植板表面的幼苗进行采收,采收完成后,将种植板拿离床体表面,随后重复上述操作,使种植板随着采收节奏自动向前跟进,对幼苗进行采收,同理,种植时可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使辊反向运动,进行种植,实现了种植板可移动的功能,提高了采收的自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培养架(1)两端一侧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滑条(9),所述沥水斗(4)两侧的内壁处均加工有引导条槽(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条(9)和引导条槽(6)均倾斜设置,且两者倾斜程度相同,当支撑滑条(9)位于引导条槽(6)的内部时,使幼苗培养架(1)处于水平状态,令幼苗培养架(1)的底端没入收苗控制结构(2)内部的培养液体液面之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培养架(1)一侧的两端均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培养架(1)两端一侧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滑条(9),所述沥水斗(4)两侧的内壁处均加工有引导条槽(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条(9)和引导条槽(6)均倾斜设置,且两者倾斜程度相同,当支撑滑条(9)位于引导条槽(6)的内部时,使幼苗培养架(1)处于水平状态,令幼苗培养架(1)的底端没入收苗控制结构(2)内部的培养液体液面之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培养架(1)一侧的两端均插接式连接有支撑臂(8),所述支撑臂(8)的一端加工有定位板(7),所述支撑臂(8)的另一端加工有倒勾,该倒勾通过螺栓与幼苗培养架(1)连接固定,使其与幼苗培养架(1)的内壁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银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利荣金属丝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