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脚踝关节康复器具技术,尤其是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脚踝骨折或关节重建术后,需要抬高患肢5-10cm进行康复护理,目的是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肢体进一步肿胀。踝关节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一般关节固定大约两周;出院后,患肢还需要100天左右的恢复期。恢复期内,患肢除了需要抬高以外,脚跟也不能着地行走。因此,早期的床上康复训练,是患者恢复下肢功能的关键。
2、下肢功能锻炼主要有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踝泵运动等,其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肌肉力量,避免关节挛缩、僵硬。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训练,主要是刺激四头肌膝关节活动,如膝关节的弯曲、伸展运动;踝泵运动,是通过踝关节的活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消除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述诸类康复训练都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护理强度大,很难实施规律训练,延缓了患者肢体康复时间。
3、公开技术中踝关节康复训练器械有不少类型,结构各异,效果不一。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9395327b,一种骨科脚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放置板、魔术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布置在底座上的气泵(4)以及控制器(6),其特征是底座上固定有滑轨(2),滑轨中设有直线电机组(3),直线电机组移动部分的上方设有支撑模座,支撑模座上设有脚模(5);所述脚模包括与支撑模座固定的定脚板(501),与定脚板根部铰接有动脚板(505),定脚板和动脚板之间设有推趾气囊(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模(5)上设有带魔术贴的绑带(5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模(5)包括靴筒(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布置在底座上的气泵(4)以及控制器(6),其特征是底座上固定有滑轨(2),滑轨中设有直线电机组(3),直线电机组移动部分的上方设有支撑模座,支撑模座上设有脚模(5);所述脚模包括与支撑模座固定的定脚板(501),与定脚板根部铰接有动脚板(505),定脚板和动脚板之间设有推趾气囊(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模(5)上设有带魔术贴的绑带(5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模(5)包括靴筒(508),靴筒正前为全敞开式开口,绑带(507)位于靴筒上并设有若干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模(5)还包括靴面,靴面为捆绑式或敞开式搭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