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510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油管挂、第一油管、封隔器、第二油管、POP阀、筛管和圆头盲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完井一体化管柱结构在下钻期间管柱内带内控,油套不联通,对于漏失井而言在下钻及换装井口期间大大降低井控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


技术介绍

1、溢漏同存是指同一裸眼井存在多个压力系统,气层压力变化不规则,高低压层交替,受井深结构的限制,不能把各个过渡带分隔开,井深且裸眼段较长,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漏失与溢流共存的井下复杂情况。

2、现有的完井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球座+油管+可取式液压封隔器+水力锚+油管+伸缩管+油管至井口,此管柱设计在下钻期间管柱内不带内控,油套联通。

3、目前溢漏同存井测试改造过程中,使用该完井管柱结构在下钻及换装井口期间井控风险较高。由于溢漏同存井在同一裸眼井存在多个压力系统,气层压力变化不规则,高低压层交替,在现常用管柱中因要配合封隔器坐封需下球座投球打压,因此管内外连通,若井内发生溢流,需先关井后井口抢接旋塞,增加了控制时效及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解决了现有的漏失井改造用的管柱存在井控风险较高的缺陷。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油管挂(1)、第一油管(3)、封隔器(6)、第二油管(7)、POP阀(8)、筛管(9)和圆头盲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POP阀(8)包括外筒(801)、卡簧(802)、剪切套(803)和阀芯(806),其中,所述外筒(801)套装在阀芯(806)上,所述外筒(801)和阀芯(806)之间设置有剪切套(803),所述阀芯(806)的上顶处设置有卡簧(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油管挂(1)、第一油管(3)、封隔器(6)、第二油管(7)、pop阀(8)、筛管(9)和圆头盲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pop阀(8)包括外筒(801)、卡簧(802)、剪切套(803)和阀芯(806),其中,所述外筒(801)套装在阀芯(806)上,所述外筒(801)和阀芯(806)之间设置有剪切套(803),所述阀芯(806)的上顶处设置有卡簧(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套(803)和阀芯(806)之间通过剪切销钉(80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失井改造用的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801)和阀芯(806)之间设置有密封o圈(8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失井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周成段永贤何思龙汪鑫李伟陈毅熊昶雷万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