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服务方式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此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推行信息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是必然发展趋势。
2、传统的轨道交通整体系统复杂、各类设施设备的规模庞大、运营成本极高;且车辆编组唯一,无法根据不同时段、客流变化进行实时编组,线路运量相对固定,导致在客流量较小时出现运力浪费、车辆配置过多等问题。
3、传统的轨道交通车辆通信一般采用车—地通信技术,如基于环线传输的车辆运行控制方式、漏泄同轴电缆传输方式、裂缝波导管传输方式和基于无线自由波传输方式等,前述通信技术大多存在通信方式复杂、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以解决如何实现车辆实时编组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感知单元、自主决策单元、动态组编单元和自主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感知单元包括站点客流量和站点区间客流量的预测,同时分析不同站点一周内的客流特点,进行分类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自主控制单元包括有虚拟连挂,所述虚拟连挂是基于车车通信和分布式控制来实现协同控制,车辆之间保持着较小的相对制动距离而不采用物理连挂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感知单元、自主决策单元、动态组编单元和自主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感知单元包括站点客流量和站点区间客流量的预测,同时分析不同站点一周内的客流特点,进行分类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自主控制单元包括有虚拟连挂,所述虚拟连挂是基于车车通信和分布式控制来实现协同控制,车辆之间保持着较小的相对制动距离而不采用物理连挂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连挂的智能网联跨座式单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辆避撞主动控制系统,设置车辆最小安全间距为触发机制,当单车辆因车速的变化导致与前车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