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475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沿插接方向插置于绝缘本体中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以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设置有阻隔腔,所述阻隔腔将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分隔成信号端子区和电源端子区,所述信号端子的前端插置于所述信号端子区中,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插置于所述电源端子区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所述电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电连接器插接配合的对接电连接器。本技术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可防止信号端子受到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1、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中,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独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连接桥梁的功能,担负起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或与电束端子配套配合以构成板对线连接;亦可独立用于板与板连接。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如航空、动车、高铁、汽车、电动车等机动车领域,又如各种电子设备领域等以用于连接各个电器元件。

2、电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是电连接器研发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手段是提供一个金属壳体,在金属壳体内设置绝缘本体,在绝缘本体内设置若干端子,这样可防止电连接器的端子受到外部电磁干扰。但是,对于同时具有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电连接器而言,电源端子会对信号端子之间产生干扰,降低了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源端子产生的干扰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沿插接方向插置于绝缘本体中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以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设置有阻隔腔,所述阻隔腔将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分隔成信号端子区和电源端子区,所述信号端子的前端插置于所述信号端子区中,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插置于所述电源端子区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腔沿插接方向贯通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所述阻隔腔上正对所述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位置处均为向内凹弧的弧形外壁,与所述电源端子正对的弧形外壁的内凹尺寸和与所述信号端子正对的弧形外壁的内凹尺寸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沿插接方向插置于绝缘本体中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以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设置有阻隔腔,所述阻隔腔将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分隔成信号端子区和电源端子区,所述信号端子的前端插置于所述信号端子区中,所述电源端子的前端插置于所述电源端子区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腔沿插接方向贯通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所述阻隔腔上正对所述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位置处均为向内凹弧的弧形外壁,与所述电源端子正对的弧形外壁的内凹尺寸和与所述信号端子正对的弧形外壁的内凹尺寸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沿插接方向贯通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还沿径向方向贯通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限定为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插接方向伸入所述金属壳体内的装配段以及沿插接方向伸出金属壳体的前端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的外周环设有一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与金属壳体的前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外周设置有一后向止位台阶,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面具有一前向止位台阶,所述内螺纹环的后端活动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上位于后向止位台阶和前向止位台阶之间的一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浙帅刘利超王坚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