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抗盐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462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碱类微生物筛选,筛选参数包括菌浓和pH值;激活剂体系的筛选,筛选参数为钙离子降幅;复合体系注入工艺确定,复合体系注入工艺包括注入方式和生物调控体系与聚丙烯酰胺注入比例,所述生物调控体系由产碱类微生物和激活剂体系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有效保证聚合物在高盐条件下粘度的方法,实现提高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替效果的目的,平均单井日产量增加2t以上,区块采收率可提高10%以上,经济有效率大于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涉及通过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改善水体ph值,通过微生物表面电性变化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实现提高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聚合物驱技术是三次采油中的主要应用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高注入流体的粘度,调节油藏中油水两相的流度比及降低水相的渗透率,达到扩大波及体积的目的。该技术较三次采油用表活剂驱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10%。但是该项术随着溶液中盐浓度,特别是钙镁离子浓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会逐渐收缩,粘度损失大,降低了聚合物波及体积,影响驱油效果。目前的改善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尽量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来增加单个聚合物分子链的流体力学尺寸,同时考虑增加分子链刚性来增加聚合物在高矿化度水溶液中的流体力学尺寸,研制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酞胺;二是利用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缔合形成超分子结构来增加分子链束的流体力学尺寸,达到高效增粘的目的。但是第一种方式性价比差,且依然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体系粘度降低,导致聚合物效果减弱;第二种方式由于分子结构的支化程度增大,增加了分子大小,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油藏筛选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筛选条件为油藏温度低于90℃,油层厚度大于3m,产出液矿化度低于100000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产碱类微生物筛选的具体步骤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油藏筛选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筛选条件为油藏温度低于90℃,油层厚度大于3m,产出液矿化度低于100000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产碱类微生物筛选的具体步骤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所述营养液配方为1-3g/l葡萄糖、3-5g/l蛋白胨、0.1-0.3g/l酵母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所述产碱类微生物为粪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去硝产碱杆菌、芳香产碱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碱类微生物为粪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和去硝产碱杆菌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培养时间为5-15d。

9.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所述ph值为9-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激活剂体系筛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欣孙刚正张吉星汪刚跃黄文斌段传慧王春光赵伟洁向易为江怡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