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集尘站及清洁设备组合。
技术介绍
1、目前,清洁设备一般搭配集尘站使用。集尘站通常设有集尘腔和收纳腔。所述集尘腔用于与清洁设备对接,用以集尘;所述收纳腔用来收纳各种刷头等附件。故,所述收纳腔需要设置能够打开的门体,以便于用于放置和取出所述附件。但是,当所述门体打开时,极易因重力因素等过速打开,会对所述门体造成损坏。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集尘站及清洁设备组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站及清洁设备组合,其能够控制门体的打开速度而减少对门体的损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集尘站,用于与清洁设备配合使用,所述集尘站包括:站体,所述站体设有收纳腔和集尘腔,所述集尘腔用于收集所述清洁设备内的杂质,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所述清洁设备的附件;门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收纳腔的收纳口处,并用于开启或覆盖所述收纳口;缓冲机构,连接于所述站体和所述门体,并用于限制所述门体的开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站,用于与清洁设备配合使用,所述集尘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竖向安装在所述站体(1)的至少一侧且所述门体(4)具有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门体(4)沿所述高度方向在所述站体(1)上滑动;所述缓冲机构是阻尼元件,或,所述缓冲机构是相互啮合的齿纹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定位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杆(5),所述站体(1)于所述收纳腔(2)内固定有支架(6),所述支架(6)设有贯穿孔(6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站,用于与清洁设备配合使用,所述集尘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竖向安装在所述站体(1)的至少一侧且所述门体(4)具有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门体(4)沿所述高度方向在所述站体(1)上滑动;所述缓冲机构是阻尼元件,或,所述缓冲机构是相互啮合的齿纹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定位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杆(5),所述站体(1)于所述收纳腔(2)内固定有支架(6),所述支架(6)设有贯穿孔(60),所述导杆(5)穿设于所述贯穿孔(60)中且所述导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体(4)面向所述收纳口的内侧壁固定,所述缓冲机构是阻尼元件且所述阻尼元件限位于所述贯穿孔(6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是橡胶圈(7),所述橡胶圈(7)夹持限位在所述导杆(5)的外壁面与所述支架(6)面向所述贯穿孔(60)的内壁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8),所述套筒(8)套设在所述导杆(5)外且限位在所述第二孔(6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60)包括第一孔(601)和第二孔(602),所述第一孔(601)和所述第二孔(602)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孔(60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孔(601)的孔径从而在所述第二孔(602)与所述第一孔(601)之间形成抵接面(600),所述橡胶圈(7)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夹持在所述套筒(8)与所述抵接面(6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包括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对应于两个所述导杆(5),所述支架(6)的贯穿孔(60)也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杆(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但两个所述贯穿孔(60)的横截面分别为椭圆形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包括圆形的第一套筒(81)和椭圆形的第二套筒(82),所述圆形的第一套筒(81)套设在圆形的导杆(5)外且位于圆形的贯穿孔(60)内,所述椭圆形的第二套筒(82)套设在圆形的导杆(5)外且位于椭圆形的贯穿孔(60)内;圆形的第一套筒(81)的底部与所述抵接面(600)之间设有所述橡胶圈(7)。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所述门体(4)的内侧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端(51)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端(52)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娟,袁广运,邱梦斌,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