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37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9
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与面罩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内通过驱动座铰接安装有摆臂,所述的摆臂通过滑移板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及触发装置与摆臂连接,驱动摆臂向外摆动,打开柜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开门器与柜体安装后,可实现按压反弹式开启,因此柜门上无需安装门把手等部件,有利于保持柜体的整洁美观,避免儿童与把手发生磕碰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金配件,具体是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1、各种带有平开门的家具是一般家庭必备的,平开门一般是经铰链与家具的柜体连接,开启或关闭平开门时一般是通过使用者通过推拉门上的把手或类似功能的部件开启或关闭平开门,上述的家具的平开门因没有把手,故时常会碰撞家庭中的儿童的头部,另一方面推拉开启或关闭仍不方便。因此,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更为方便开启或关闭家具的平开门,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柜门按压反弹缓冲打开,及自动缓冲复位关闭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

2、本专利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与面罩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内通过驱动座铰接安装有摆臂,所述的摆臂通过滑移板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及触发装置与摆臂连接,驱动摆臂向外摆动,打开柜门;

3、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容置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1)和面罩(2),底壳(1)与面罩(2)之间形成容置腔(3),所述的容置腔(3)内通过驱动座(4)铰接安装有摆臂(41),所述的摆臂(41)通过滑移板(42)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3)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5)及触发装置(6)与摆臂(41)连接,驱动摆臂(41)向外摆动,打开柜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腔(3)内的触发滑块(64),触发滑块(64)的侧壁安装触发杆(63)并延伸出容置腔(3)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1)和面罩(2),底壳(1)与面罩(2)之间形成容置腔(3),所述的容置腔(3)内通过驱动座(4)铰接安装有摆臂(41),所述的摆臂(41)通过滑移板(42)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3)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5)及触发装置(6)与摆臂(41)连接,驱动摆臂(41)向外摆动,打开柜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腔(3)内的触发滑块(64),触发滑块(64)的侧壁安装触发杆(63)并延伸出容置腔(3)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扳机(62)的底部顶压在触发滑块(64)上,第二扳机(62)的顶部顶压在第一扳机(61)的卡槽内,实现与第一扳机(61)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63)为螺接在触发滑块(64)底部的螺栓,旋转该螺栓调节其突出容置腔(3)外的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板(52)上还安装有复位推块(65),复位推块(65)顶压在第一扳机(61)底部的复位挡块(66)上,复位推块(65)由复位推簧推动始终推动第一扳机(61)向上摆动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迅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