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档位旋转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371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可转动的旋转轴(2)和轴座(3)、动触片(5)、多个静触片(6)和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基座(7);在轴座(3)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档位旋转机构,所述多个静触片(6)设置于基座(7)的前端面,且通过静触片(6)垂直设有的插片(6.1)紧嵌于基座(7)的内腔,所述动触片(5)与轴座(3)之间设有弹簧I(4),所述动触片(5)至少为两个,所述动触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座(3)的后端,所述动触片(5)的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的多个静触片(6)抵触配合的触点。该开关电接触可靠、工作稳定,其可扩展性强,不同档位转换可多路输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电器工业的飞跃发展和电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各种不同形式的 电器开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中。其中多档位旋转开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电器开关,可 实现不同档位的输出。现有技术中的多档位旋转开关的档位转换主要由导电的动触片和静 触片的通断来实现。其动触片通常为盘状,动触片端面上设有三个触点,通过动触片的触点 与不同的静触片接触来切换档位。但该开关的动触片易发生三个触点不共面,会出现动触 片的三个触点未能同时导通的情况,则动触片和静触片接触不良,导致该开关工作不稳定。 且在有些电器的使用中,要求不同档位的转换至多路输出,现有技术的多档位旋转开关难 于满足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接触可靠、工作稳定且适于多路 输出的多档位旋转开关。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 安装在壳体内可转动的旋转轴和轴座、静触片、多个静触片和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基座,在轴 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档位旋转机构;所述的多个静触片设置于壳体的前端面,且通过静触 片垂直设有的插片紧嵌于基座的内腔,所述动触片与轴座之间设有弹簧I ;所述的动触片 至少为两个,所述动触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座的后端,所述动触片的另一端对称设有两 个与所述静触片抵触配合的触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至少两个动触 片,动触片与轴座之间设有弹簧I,每个动触片上设有两个触点,很容易保证两触点处于同 一平面,使用时,通过弹簧I就可以使动触片设有的两触点与静触片的接触始终保持良好, 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动触片的三个触点不共面、不能同时导通的情况。该开关电接触可 靠、工作稳定,静触片和动触片的数量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而定,其可扩展性很强,且不同 档位的转换可多路输出。 作为改进,所述的轴座后端设有与动触片相配的凸块,所述的凸块上设有与动触 片的插脚相配的插槽和与弹簧I相配合的盲孔,所述弹簧I的一端设于所述的盲孔内,它的 另一端与动触片相抵。通过触片的插脚与插槽将动触片定位并与轴座固定连接,弹簧I设 于盲孔内,这样能够更好的弹性支撑动触片,进一步保证动触片和静触片接触良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多档位旋转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多档位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多档位旋转开关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旋转轴、3轴座、3. 1凸块、3.2定位孔、3.3插槽、3.4盲孔、4弹簧I、 5动触片、5. 1第一动触片、5. 2第二动触片、5. 11插脚、6静触片、6. 1第二静触片、6. 2第一 静触片、6. 3第三静触片、6. 4插片、7基座、8档位滑柱、9弹簧II ; a第一触点、b第二触点、c第三触点、d第四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可转动的旋转轴 2和轴座3、多个静触片6和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基座7 ;在轴座3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档 位旋转机构;它还包括至少两个动触片5,动触片5—端固定连接于轴座3的后端,动触片5 的另一端设有两个与静触片6抵触配合的触点5. 2,轴座3后端设有与动触片5相配的凸块 3. 1,凸块3. 1上设有与动触片5的两插脚5. 1相配合的两插槽3. 2和与弹簧I 4相配合的 盲孔3. 4,弹簧I 4的一端设于盲孔3. 4内,另一端与动触片5相抵;多个静触片6设置于 基座7的前端面,且通过静触片6垂直设有的插片6. 1紧嵌于基座7的空腔内且与插头电 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的档位旋转机构是指轴座3后端设有与档位滑柱8相配的定位孔 3. 2,且档位滑柱8的内腔装有弹簧II 9,档位滑柱8滑配合于壳体1空腔上壁的多个圆弧 状凸起面1.1。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动触片5为两个,包括第一动触片5. 1和第二动触片5. 2,第一动触 片5. 1设有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第二动触片5. 2设有第三触点c和第四触点d ;静触 片6为六个,包括设于中心的圆盘状的第一静触片6. 2、与第一静触片6. 2呈同心分布的圆 弧状的第二静触片6. 1和4个整齐排列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三静触片6. 3 ;第二触点b和 第三触点c与设于中心的圆盘状的第一静触片6. 2相抵触,作为公用端,即为通常档;第一 触点a与第二静触片6. 1相抵触,作为负极;第四触点d在旋转的过程中分别与4个第三静 触片6. 3相抵触,起到切换档位的作用。 转换档位时,旋转轴2带动轴座3转动,并带动第一动触片5. 1和第二动触片5. 2 一起转动,通过两弹簧I 4可以保证各个触点与静触片6接触始终保持良好,从而实现各个 档位的转换。其静触片6和动触片5的数量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而定,其可扩展性很强,不 同档位的转换可多路输出。 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如档位旋转机构可为其 他结构;静触片6和动触片 的数量均可变;等。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可转动的旋转轴(2)和轴座(3)、动触片(5)、多个静触片(6)和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基座(7);在轴座(3)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档位旋转机构,所述的多个静触片(6)设置于基座(7)的前端面,且通过静触片(6)垂直设有的插片(6.1)紧嵌于基座(7)的内腔,所述动触片(5)与轴座(3)之间设有弹簧I(4);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5)至少为两个,所述动触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座(3)的后端,所述动触片(5)的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的多个静触片(6)抵触配合的触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档位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座(3)后端设有与 动触片(5)相配合的凸块(3. 1),所述的凸块(3. 1)上设有与动触片(5)的插脚(5. 1)相配 的插槽(3. 3)和与弹簧I (4)相配合的盲孔(3. 4),所述弹簧I (4)的一端设于所述的盲孔 (3.4)内,它的另一端与动触片(5)相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可转动的旋转轴(2)和轴座(3)、动触片(5)、多个静触片(6)和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基座(7);在轴座(3)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档位旋转机构,所述多个静触片(6)设置于基座(7)的前端面,且通过静触片(6)垂直设有的插片(6.1)紧嵌于基座(7)的内腔,所述动触片(5)与轴座(3)之间设有弹簧I(4),所述动触片(5)至少为两个,所述动触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座(3)的后端,所述动触片(5)的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的多个静触片(6)抵触配合的触点。该开关电接触可靠、工作稳定,其可扩展性强,不同档位转换可多路输出。文档编号H01H19/56GK201549412SQ20092020119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可转动的旋转轴(2)和轴座(3)、动触片(5)、多个静触片(6)和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基座(7);在轴座(3)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档位旋转机构,所述的多个静触片(6)设置于基座(7)的前端面,且通过静触片(6)垂直设有的插片(6.1)紧嵌于基座(7)的内腔,所述动触片(5)与轴座(3)之间设有弹簧Ⅰ(4);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5)至少为两个,所述动触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座(3)的后端,所述动触片(5)的另一端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的多个静触片(6)抵触配合的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