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356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液氢技术领域。该液氢加注系统包括高压预冷管路、高压液氢罐、低压预冷管路、低压液氢罐、管阀子系统、液氢加注箱、引射子系统;所述引射子系统中包括引射管路、氢气引射器。该系统能够减少预冷时间、提高预冷效率:通过对液氢加注管路和液氢加注箱进行同步并联预冷,可以显著减少系统的整体预冷时间;对于预冷时间较长的液氢加注箱,采用外部液氢罐直接喷雾冷却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预冷过程中产生气膜,从而降低预冷效率的问题;通过分别设置高压预冷和低压预冷,并利用氢气引射器部件,可以降低液氢加注箱内部压力,进一步提升雾化后的液氢汽化效率,加快液氢加注箱整体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氢,具体涉及一种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液氢加注系统主要功能是为运载火箭完成液氢的加注、泄回、信号联试以及管路气密性检查等工作。该系统确保液氢及氢气的安全排放,并实现液氢从贮存罐向目标罐转移。液氢加注工艺系统通常由贮罐、流量计、各类阀门和管路等组成。由于液氢的密度较小,通常采用挤压法进行加注。

2、液氢加注系统的加注工序主要包括整体置换、预冷、加注和脱落等步骤。其中,预冷阶段是指向置换完成后的系统先加注少量液氢。这些液氢在进入系统后会吸热汽化并排空,从而逐渐将整体系统的温度降低到液氢温度,有效减少液氢在加注过程中的损失。然而,在预冷的初期,由于管路和容器的温度较高,在预冷过程中壁面与低温介质接触导致剧烈的沸腾气化。这会在部分容器表面形成气膜,降低传热系数,从而延长预冷时间。因此,为了提高液氢加注系统的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液氢使用需求,亟需设计一种更加高效的预冷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预冷管路(1)、高压液氢罐(2)、低压预冷管路(9)、低压液氢罐(10)、管阀子系统(4)、液氢加注箱(13)、引射子系统(20);所述引射子系统(20)中包括引射管路(21)、氢气引射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引射器(24)内包括一次流体喷嘴、二次流体管路、吸入腔、混合管和扩散管;所述一次流体喷嘴接收来自高压预冷管路(1)的高压氢气,使得吸入腔形成一个低压区域;在压差作用下,所述二次流体管路吸入来自液氢加注箱(13)的低压氢气,使得低压氢气和高压氢气在混合管内混合,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预冷管路(1)、高压液氢罐(2)、低压预冷管路(9)、低压液氢罐(10)、管阀子系统(4)、液氢加注箱(13)、引射子系统(20);所述引射子系统(20)中包括引射管路(21)、氢气引射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引射器(24)内包括一次流体喷嘴、二次流体管路、吸入腔、混合管和扩散管;所述一次流体喷嘴接收来自高压预冷管路(1)的高压氢气,使得吸入腔形成一个低压区域;在压差作用下,所述二次流体管路吸入来自液氢加注箱(13)的低压氢气,使得低压氢气和高压氢气在混合管内混合,在扩散管内降低流速后排出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阀子系统(4)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氢阀门(5)和液氢计量单元(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氢阀门(5)采用球阀、截止阀、调节阀或安全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预冷的液氢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氢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伟齐向阳汪丽李星胡滨黄平瑞李庆港蒋全浩谢志阳郑栋晨石宁钰李山峰王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