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防护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325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6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的防护组件及电池,应用于电池,电池的防护组件包括绝缘结构件及支撑构件,绝缘结构件形成有凹槽,支撑构件设置于凹槽内,且支撑构件与支撑构件通过胶粘的方式相连接;支撑构件的熔化温度高于当电池发生热失控,且其内部产气并且经由电池的防爆阀排放时,电池内部的温度。可见,当绝缘结构件安装在电池的光铝片的下表面后,支撑构件则恰好位于极组的顶部的上方,当防爆阀开启,电池内部产气排放,且绝缘结构件熔化时,支撑构件能够始终对极组的顶部限位,避免其被气流顶起而堵塞光铝片上的防爆阀,保持排气通道的通畅性,提高了电芯热失控时的安全性。此外,胶粘的固定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的防护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中,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要求日益升高。传统的方形锂电池中,盖板和壳体焊接密封将极组封装在内部,其中盖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下塑胶(pp材质),其抵住极组的顶部,起到极组限位作用。在锂电池热失控时,电池内温度过高,电池内部产气过高达到触发条件,防爆阀开启,电池内部产气快速排放,加之,此时电池失控的温度过高,导致下塑胶pp材质会在高温下完全熔化,对极组失去了限位作用,极组则可能会被气流顶起,并且堵塞上方的防爆阀,加速电池失控,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的防护组件及电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热失控时,下塑胶会熔化而失去对极组的限位作用,导致极组可能被气流顶起,并且堵塞上方的防爆阀,加速电池失控,有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的防护组件,应用于电池,所述电池的防护组件包括:绝缘结构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防护组件,应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防护组件包括:绝缘结构件以及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绝缘结构件形成有凹槽,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支撑构件通过胶粘的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设置有胶层,且与所述支撑构件粘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0μm,且粘接面积大于或者等于25m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材质为压敏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防护组件,应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防护组件包括:绝缘结构件以及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绝缘结构件形成有凹槽,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支撑构件通过胶粘的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设置有胶层,且与所述支撑构件粘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0μm,且粘接面积大于或者等于25m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材质为压敏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构件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时,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干涉量小于或者等于0.2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徐同力徐檑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