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利用永久基准桩建立结构的局部坐标网具有稳定、可靠、易读、系统的优点,但是作为基准桩,位置和高度不能因外界干扰而发生改变,尤其是一些对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实验室工程,需将基准桩的位移控制在微米级,目前的桩基工程以摩擦桩及端承摩擦桩为主,依靠侧面土体的侧摩阻和底部土体的端承力共同承担上部基础荷载,尤其是摩擦桩,需要与周围土体直接接触以达到承载力要求,无法隔绝地基土体的振动对桩基的影响,无法满足将基准桩的位移控制在微米级的工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及施工方法,既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又可以达到将基准桩的位移控制在微米级的工程需求,能够有效隔绝地基土体的振动对桩基的影响。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包括:双层钢管、钢筋笼、永久高精度基准保护装置以及防水盖板,所述双层钢管设置于桩孔的上部,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钢管、钢筋笼、永久高精度基准保护装置以及防水盖板,所述双层钢管设置于桩孔的上部,所述双层钢管包括外层钢管与内层钢管,所述外层钢管同轴设置于所述内层钢管的外侧,所述内层钢管和外层钢管之间具有一个空腔,内层钢管的底部与外层钢管的底部通过底部钢环连接,使得所述空腔的底部开口封闭,所述内层钢管与外层钢管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外层钢管与桩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所述内层钢管的内部,外层钢管与桩孔之间的空间、桩孔内底部钢环以下的空间以及内层钢管的内部浇筑混凝土,所述永久高精度基准保护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内层钢管内的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钢管、钢筋笼、永久高精度基准保护装置以及防水盖板,所述双层钢管设置于桩孔的上部,所述双层钢管包括外层钢管与内层钢管,所述外层钢管同轴设置于所述内层钢管的外侧,所述内层钢管和外层钢管之间具有一个空腔,内层钢管的底部与外层钢管的底部通过底部钢环连接,使得所述空腔的底部开口封闭,所述内层钢管与外层钢管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外层钢管与桩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所述内层钢管的内部,外层钢管与桩孔之间的空间、桩孔内底部钢环以下的空间以及内层钢管的内部浇筑混凝土,所述永久高精度基准保护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内层钢管内的混凝土顶部中心位置上,所述防水盖板设置于内层钢管内侧的混凝土上或者内层钢管与外层钢管之间的混凝土上,所述防水盖板能够盖住或者打开所述空腔的顶部开口;所述双层钢管通过一个钢管调垂安装装置安装于桩孔内,所述钢管调垂安装装置包括多个由钢架支撑的钢管挂耳、四个高精度激光测垂仪发射器、四个高精度光电坐标靶以及全站仪,在外层钢管的顶部架设十字架,十字架的中心设置桩孔中心标识,所述钢架围绕桩孔设置于所述桩孔外侧的土体顶部上,所述钢管挂耳水平设置,所述钢管挂耳位于所述外层钢管的外侧,所述钢管挂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层钢管垂直连接,所述钢管挂耳的另一端分别搭接于所述钢架上,所述多个钢管挂耳围绕外层钢管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内层钢管的顶部通过顶部钢环与所述外层钢管连接,所述顶部钢环水平设置,所述四个高精度光电坐标靶分别与外层钢管固定连接,所述四个高精度光电坐标靶分别与外层钢管的内壁垂直连接,所述四个高精度光电坐标靶围绕外层钢管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顶部钢环上对应开设供高精度激光测垂仪发射器发射的激光穿越的激光孔,通过各高精度光电坐标靶通过接收对应高精度激光测垂仪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获取各高精度激光测垂仪发射器与对应高精度光电坐标靶之间的距离以及高精度激光测垂仪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在对应的高精度光电坐标靶上的激光投射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其特征在于,通过全站仪分别读出桩孔中心标识和四个激光投射点的相对全站仪架设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出四个激光投射点分别与桩孔中心标识之间的距离,当四个激光投射点与桩孔中心标识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各高精度激光测垂仪发射器与对应高精度光电坐标靶之间的距离相等时,表明双层钢管与桩孔的对中度以及双层钢管的垂直度符合要求,使得所述内层钢管与外层钢管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外层钢管与桩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微振动高精度定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板包括四块折叠式活动盖板、上圆形轨道以及下圆形轨道,所述折叠式活动盖板包括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包括上固定杆、上活动杆、上折叠式支撑网架以及上柔性防水层,所述上折叠式支撑网架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杆以及上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柔性防水层设置于所述上折叠式支撑网架上,所述上圆形轨道固定设置于内层钢管内侧的混凝土上,所述上圆形轨道与所述桩孔同轴,所述下盖板包括下固定杆、下活动杆、下折叠式支撑网架以及下柔性防水层,所述下折叠式支撑网架的两端分别与下固定杆以及下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柔性防水层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陈佳茹,沈阳,余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