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302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5
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森林生态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森林结构的复杂性检测工作中,受到了高成本、复杂地形影响以及数据处理限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构建方法包括:采集用于训练的森林结构参数和地理位置;根据待测森林结构参数,得到待测森林的主成分,并提取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构建森林结构复杂度指数;根据森林结构复杂度指数,将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得到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地表反射率数据作为训练集;根据训练集对预设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该模型,得到待测森林结构复杂度。可以应用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森林生态。


技术介绍

1、森林结构的复杂性,表现为多层次的树冠、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植物以及多样化的地形和微生境。不仅为各类生物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地和生存资源,还在维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生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支持关键生态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森林管理部门来说,深入理解森林的结构复杂性不仅是生态保护策略的基础,也关系到森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评估森林结构的变化,可以识别生态健康指标,预测潜在生态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增强森林的生态价值。

2、遥感技术提供了一种观测森林结构复杂度的手段,允许我们从空间角度捕获树冠高度、覆盖度以及森林的垂直和水平结构多样性,进而评价森林的健康状态和生态系统功能。被动遥感主要依赖太阳辐射为光源,通过分析森林冠层散射光的光谱响应来尝试推断森林结构信息。这种方法虽能提供一定的结构信息,如冠层的光谱特性,但因为光线在森林冠层内的复杂散射过程,其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很低。另一方面,主动遥感技术,如机载激光雷达(lidar),通过向地面发射能量并接收反射信号,能够更直接地测量树高、冠层覆盖度、叶面积指数和植被密度等关键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训练的森林结构参数包括植被总面积指数、叶高多样性、树冠覆盖度和树冠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测森林结构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数据降维,提取特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地表反射率数据为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得到的Sentinel-1的合成孔径雷达...

【技术特征摘要】

1.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训练的森林结构参数包括植被总面积指数、叶高多样性、树冠覆盖度和树冠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测森林结构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数据降维,提取特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结构复杂度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地表反射率数据为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得到的sentinel-1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sentinel-2的地表反射率数据。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延彪任春颖王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