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8292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动态酯交联的乙烯类共聚物,导电材料和/或官能团化的导电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动态硼酸酯键的热致动态交换反应特性,提高隔离型导电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相比通过物理相互作用以强化隔离型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材料的界面结合更强;而化学交联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会导致的材料难以熔融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提高了隔离型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又不影响其熔融加工性能。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构建三维多孔结构,提高了材料的柔性。在外力作用下,导电网络更容易破坏和重建,因此,制备的复合发泡材料具有高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柔性传感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压阻传感器多由刚性材料制成,因此难以在人体皮肤等柔性表面上得到应用,这限制了压阻式传感器的使用。然而柔性压阻式传感器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输出信号稳定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查、健康监测、体育运动监测等各个领域。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作为目前柔性传感器、电磁屏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2、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具有质量轻,柔性高、弹性好、优良的加工性能以及性能可调等特点,而视为柔性传感器的良好材料。优异的导电性是作为应变传感器的基础。然而,为了实现理想的导电性能,cpc通常需要掺杂大量的导电填料,但这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复合材料较高的密度和弹性损失、较差的加工性能以及过高的熔体强度(不利于发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策略,如填料杂化、填料定向排布和构建隔离结构等。其中,在cpc中构建隔离结构是实现低导电填料添加量和高导电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导电填料选择性的分布在聚合物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动态酯交联的乙烯类共聚物100份,导电材料和/或官能团化的导电材料0-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类共聚物选自:EVA,所述EVA中VA的含量为5-55%;所述导电材料选自: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氧化锌、导电云母中的一种或多种,重量份含量0-5份;所述官能团化的导电材料为羟基化的炭黑、羟基化的石墨、羟基化的碳纤维、羟基化的碳纳米管、羟基化的石墨烯、羟基化的纳米氧化锌、羟基化的导电云母的一种或多种,重量份含量0-5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动态酯交联的乙烯类共聚物100份,导电材料和/或官能团化的导电材料0-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类共聚物选自:eva,所述eva中va的含量为5-55%;所述导电材料选自: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氧化锌、导电云母中的一种或多种,重量份含量0-5份;所述官能团化的导电材料为羟基化的炭黑、羟基化的石墨、羟基化的碳纤维、羟基化的碳纳米管、羟基化的石墨烯、羟基化的纳米氧化锌、羟基化的导电云母的一种或多种,重量份含量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eva中va的含量为18%;所述导电材料选自:碳纳米管,重量份含量0-5份;所述官能团化的导电材料为羟基化的碳纳米管,重量份含量0-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立宏刘宇枫彭响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