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构件缺陷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技术的缺陷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航空航天、车辆交通、武器装备等高端装备的很多金属构件,探索合适的修复工艺对受损构件进行修复不仅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避免更换新零部件导致的材料浪费,降低其使用成本。
2、 实践证明,利用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技术能够较好地修复金属构件的缺陷(如点状缺陷、条状缺陷、孔状缺陷)。现有技术中,文献us 9862054b2公开了一种挤出式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工艺,通过送进棒状材料,与待修复部件发生搅拌摩擦作用,在热机耦合作用下,送进原料与待修复部件表面材料发生塑化后弥合缺陷。然而,该方案存在一些问题:不能灵活选择增材原料(棒料)的直径,对缺陷尺寸适应性较差;难以实现连续修复工作,在更换棒料时会使得修复过程中断,导致在修复层中留下接头出现性能薄弱区。
3、前期研发的一种浮动式固相增材修复装置(cn115502544b),通过将金属丝材从搅拌针上方引入腔室内并借助于旋转的螺纹进行剪断并塑化,然后将塑化材料引入搅拌针处实现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技术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缺陷深度超过2mm时,预先在缺陷处开槽后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缺陷修复的过程中,每当工具头向前移动且离开原缺陷位置后停止送料,然后调整工具头至起始位置后继续进行送料。
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修复设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针(8)上设置有螺旋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技术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缺陷深度超过2mm时,预先在缺陷处开槽后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缺陷修复的过程中,每当工具头向前移动且离开原缺陷位置后停止送料,然后调整工具头至起始位置后继续进行送料。
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修复设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针(8)上设置有螺旋槽(13),螺旋槽(13)上端延伸至搅拌针(8)根部且靠近弧形通道(9)内侧端,螺旋槽(13)下端延伸至搅拌针(8)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针(8)根部设置有内凹区(14),内凹区(14)与弧形通道(9)的交界部位(15)跟工具头(7)下端面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南鑫晨,王瑞,高士康,孙舒蕾,马领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