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257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沿坡地的表面布设若干锚固桩;S2、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锚固桩上放置栽种槽,若干栽种槽平行设置,并在栽种槽内栽种植物;S3、在坡地的顶部及坡地的底部均挖设有放置槽,位于坡地顶部的放置槽内设有顶部敞口的上位储水槽,位于坡地底部的放置槽内设有封闭式的下位储水槽,上位储水槽与下位储水槽之间通过自流管连通;S4、在坡地的表面还挖设有储水坑,储水坑内的水流向储水坑的外侧渗透;S5、下位储水槽内设有水泵和输送管,水泵通过输送管将下位储水槽内的水流泵入到储水坑内。本申请具有操作简单、治理效果显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土保持,尤其是涉及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滥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行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2、目前,一般会采用生态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即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及该区域的周边进行植树造林,在植物根系的作用下,提高土壤的牢固性,进而防止水土流失。

3、然而,植物在水土流失区域的栽种难度大,存活率低,且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作用难以在短期内看到成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治理方式存在操作难度大,治理周期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

2、本申请提供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沿坡地的表面布设若干锚固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3)的径向截面呈上部大下部小的楔形,所述栽种槽(3)的底部一侧与所述坡地(1)的表面贴合,所述栽种槽(3)的底部另一侧与所述锚固桩(2)贴合,所述栽种槽(3)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若干穿孔(31),泥水通过所述穿孔(31)穿过所述栽种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桩(2)与所述坡地(1)的表面垂直,所述锚固桩(2)的头部呈尖锥状并延伸至坡地(1)的内部,所述锚固桩(2)的尾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3)的径向截面呈上部大下部小的楔形,所述栽种槽(3)的底部一侧与所述坡地(1)的表面贴合,所述栽种槽(3)的底部另一侧与所述锚固桩(2)贴合,所述栽种槽(3)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若干穿孔(31),泥水通过所述穿孔(31)穿过所述栽种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桩(2)与所述坡地(1)的表面垂直,所述锚固桩(2)的头部呈尖锥状并延伸至坡地(1)的内部,所述锚固桩(2)的尾部位于坡地(1)的表面外侧并与支撑所述栽种槽(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3)与坡地(1)的表面接触的一侧设有若干引导杆(32),所述引导杆(32)的一端与栽种槽(3)连接,所述引导杆(32)的另一端穿入到坡地(1)的内部并与所述锚固桩(2)的外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坑(12)的内壁上涂覆有混凝土,所述储水坑(12)的顶部敞口处设有活动滤板(121)和限位条(122),所述活动滤板(121)的一侧与所述储水坑(12)的内壁铰接,所述活动滤板(121)另一侧抵压在所述限位条(122)的底部并通过螺栓(123)与所述限位条(1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宏斌陈杰许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宏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