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杆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1821 阅读:6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杆开关,包括拨杆I(4)、拨钮(1),所述拨杆I(4)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装柱(4.2)销接于壳体(9)的底板上,所述拨杆I(4)一端固定有线束,还包括有拨杆II(3),所述拨杆I(4)的另外一端下表面上设有滑柱(4.1),所述滑柱(4.1)滑配合于拨杆II(3)一端设有的沿长度方向的腰形孔(3.5)内,所述拨杆II(3)的另一端伸出盖板(8)与拨钮(1)固定连接;所述的拨杆II(3)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该拨杆开关操作灵活,其拨钮的行程为直线,摆动过程中拨钮不外凸,更加美观,不会破坏内饰的整体效果,且该拨杆开关工作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拨杆开关
技术介绍
拨杆开关由于其操作灵活、调节范围较大而受到用户的青睐,在汽车内饰中的应 用也越来越多。如很多汽车空调的控制开关就采用了拨杆开关的形式。现有技术的拨杆 开关主要由拨杆和拨钮组成,拨杆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装柱销接于壳体的下表面上;拨杆 一端固定有线束,另一端伸出盖板与拨钮固定连接。通过左、右摆动操作该拨钮就能够带动 拨杆绕其安装柱转动,从而带动拨杆后端安装的线束的动作。但问题在于拨钮的行程为一 弧线,当拨到中间时,拨钮会外凸,由于车内空间有限,驾驶时可能会撞到拨钮,严重时甚至 会导致拨钮开关损坏。此外,拨钮外凸会影响内饰的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拨钮与盖板相贴合,不会破坏内饰 的整体效果,且工作稳定的拨杆开关。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拨杆开关,包括拨杆1、拨 钮,所述拨杆I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装柱销接于壳体的底板上,所述拨杆I 一端固定有线 束,还包括有拨杆II,所述拨杆I的另外一端下表面上设有滑柱,所述滑柱滑配合于拨杆II 一端设有的沿长度方向的腰形孔内,所述拨杆II的另一端伸出盖板与拨钮固定连接;所述 的拨杆II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拨杆开关操作灵活、调节范围大。通 过摆动操作拨钮就能够带动拨杆II做直线运动,带动拨杆I的滑柱在拨杆II的腰形孔内 滑动,并绕拨杆I中部安装柱转动,从而带动拨杆后端固定的线束的动作,实现功能的转 换。拨钮的行程为直线,摆动过程中拨钮不外凸,更加美观,且该拨杆开关工作稳定。 作为改进,所述上滑块的后端设有一档位柱;所述档位柱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 上端连接于档位柱内安装柱上,其下端连接一钢珠,所述钢珠滑配于下盖滑槽内。这样,当 拨杆拨到指定位置时,会产生档位感,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是指,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壳体内的下固定盖和上固定盖;所述拨杆II的下表面设有的下凸块与下固定盖设有的下固定盖凹槽滑配合,所述拨杆II的上表面设有的上凸块与上固定盖设有的上固定盖凹槽滑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拨杆I 一端固定有线束,是指所述拨杆I 一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挂钩,所述线束固定在该挂钩上。这样,挂钩与拨杆I可以一次加工成型,无需其他固定元件,降低了成本,且能保证拨杆开关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拨杆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拨杆开关使用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拨钮、2拨钮衬套、3拨杆II、3. 1上凸块、3. 2下凸块、3. 3档位柱、3. 4 钢珠、3. 5腰形孔、3. 6弹簧、4拨杆1、4. 1滑柱、4. 2安装柱、4. 3挂钩、5下固定盖、5. 1下固 定盖凹槽、5. 2下固定盖滑槽、6上固定盖、6. 1上固定盖凹槽、7固定挡板、8盖板、9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拨杆开关,包括拨杆I4、拨钮1,拨杆I4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 装柱4.2销接于壳体9的下表面上;拨杆I4一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挂钩4.3,线束一端固定 在该挂钩4. 3上。还包括有拨杆113 ;拨杆14的另外一端下表面上设有滑柱4. 1,滑柱4. 1 滑配安装于拨杆113 —端设有的腰形孔3. 5内,拨杆113的另一端伸出控制面板盖8与拨 钮1固定连接;拨杆113的另一端上套有拨钮衬套2,拨钮1插接在拨钮衬套2外表面上。 壳体9内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盖5和上固定盖6 ;拨杆113的下表面设有的下凸块 3. 2与下固定盖5设有的下固定盖凹槽5. 1滑配合,拨杆113的上表面设有的上凸块3. 1与 上固定盖6设有的上固定盖凹槽6. 1滑配合。 上凸块3. 1的后端设有一档位柱3. 3 ;档位柱3. 3内安装有弹簧3. 6,弹簧3. 6下 端连接有一钢珠3. 4,钢珠3. 4滑配于下固定盖滑槽5. 2内。这样,当拨钮1拨到指定位置 时,钢球会产生档位感,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 工作时,通过摆动操作拨钮1就能够带动拨杆113的上凸块3. 1和下凸块3. 2分 别在上固定盖凹槽6. 1和下固定盖凹槽5. 1内滑动,带动拨杆14的滑柱4. 1在拨杆113的 腰形孔3. 4内滑动,并绕拨杆14中部的安装柱4. 2转动,从而带动拨杆14后端固定的线束 的动作,实现功能的转换。拨钮1的行程为直线。 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如拨杆I4与线束之间的 固定连接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横向直线导向装置也可为其他结构;等。凡在本技术独 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拨杆开关,包括拨杆I(4)、拨钮(1),所述拨杆I(4)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装柱(4.2)销接于壳体(9)的底板上,所述拨杆I(4)一端固定有线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拨杆II(3),所述拨杆I(4)的另外一端下表面上设有滑柱(4.1),所述滑柱(4.1)滑配合于拨杆II(3)一端设有的沿长度方向的腰形孔(3.5)内,所述拨杆II(3)的另一端伸出盖板(8)与拨钮(1)固定连接;所述的拨杆II(3)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拨杆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是指,固定 连接于所述的壳体(9)内的下固定盖(5)和上固定盖(6);所述拨杆11(3)的下表面设有 的下凸块(3.2)与下固定盖(5)设有的下固定盖凹槽(5. 1)滑配合,所述拨杆I1(3)的上 表面设有的上凸块(3. 1)与上固定盖(6)设有的上固定盖凹槽(6. 1)滑配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杆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块(3. 1)的后端设有一档 位柱(3.3);所述档位柱(3.3)内安装有弹簧(3.6),所述弹簧(3.6)下端连接有一钢珠 (3. 4),所述钢珠(3. 4)滑配于下固定盖滑槽(5. 2)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杆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1(4) 一端固定有线束,是 指所述拨杆I (4) 一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挂钩(4. 3),所述线束一端固定在该挂钩(4. 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拨杆开关,包括拨杆I(4)、拨钮(1),所述拨杆I(4)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装柱(4.2)销接于壳体(9)的底板上,所述拨杆I(4)一端固定有线束,还包括有拨杆II(3),所述拨杆I(4)的另外一端下表面上设有滑柱(4.1),所述滑柱(4.1)滑配合于拨杆II(3)一端设有的沿长度方向的腰形孔(3.5)内,所述拨杆II(3)的另一端伸出盖板(8)与拨钮(1)固定连接;所述的拨杆II(3)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该拨杆开关操作灵活,其拨钮的行程为直线,摆动过程中拨钮不外凸,更加美观,不会破坏内饰的整体效果,且该拨杆开关工作稳定。文档编号H01H3/32GK201527913SQ200920200349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张凯军 申请人: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杆开关,包括拨杆Ⅰ(4)、拨钮(1),所述拨杆Ⅰ(4)通过其中部设有的安装柱(4.2)销接于壳体(9)的底板上,所述拨杆Ⅰ(4)一端固定有线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拨杆Ⅱ(3),所述拨杆Ⅰ(4)的另外一端下表面上设有滑柱(4.1),所述滑柱(4.1)滑配合于拨杆Ⅱ(3)一端设有的沿长度方向的腰形孔(3.5)内,所述拨杆Ⅱ(3)的另一端伸出盖板(8)与拨钮(1)固定连接;所述的拨杆Ⅱ(3)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横向直线导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