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180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3
本技术涉及管桩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包括方管,所述方管前表面开设有滑轨一,所述方管前表面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方管外壁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挡块,所述调节挡块滑动在方管的外壁,所述调节挡块前表面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后表面接触在凹槽一的内壁,调节挡块内壁设置有矩形槽一,矩形槽一内壁通过弹簧二弹性连接有矩形条。本技术中,通过解除限位杆对调节挡块的限位,这时便可以根据管桩宽度对调节挡板的距离进行调节,增加了适用性,同时通过设置的弹簧二、矩形条和滚珠这些结构的配合,既可以使工人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又减少调节挡板与方管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桩运输,尤其涉及一种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管桩是一种用于基础工程和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构件,通常用于支撑和加固地基,它们是管状的结构,通常是钢铁或混凝土材料制成,一般是通过使用卡车对其进行运输,而通常其形状为管状,为了避免其在卡车内滚动,会使用固定装置对管桩进行固定。

2、经检索,部分管桩运输固定装置,是由支撑柱和一些连接部件一体设计成型的,无法根据车辆装载管桩的宽度进行调节,适用性过低,其次,部分管桩运输固定装置的连接部件是一体成型的,无法进行调节,在对不同车辆进行转载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车辆的外宽度对连接部件进行更换,过于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旨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部分管桩运输固定装置,无法根据车辆装载管桩的宽度进行调节,适用性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包括方管,所述方管前表面开设有滑轨一,所述方管前表面设置有凹槽一,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包括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1)前表面开设有滑轨一(3),所述方管(1)前表面设置有凹槽一(7),所述方管(1)外壁设置有调节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壳(6),所述矩形壳(6)前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外壁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导向块(11)上表面设置有矩形槽二(13),所述矩形槽二(13)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贯穿滑动连接在矩形壳(6)的上表面的左端,...

【技术特征摘要】

1.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包括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1)前表面开设有滑轨一(3),所述方管(1)前表面设置有凹槽一(7),所述方管(1)外壁设置有调节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壳(6),所述矩形壳(6)前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外壁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导向块(11)上表面设置有矩形槽二(13),所述矩形槽二(13)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贯穿滑动连接在矩形壳(6)的上表面的左端,所述矩形壳(6)前表面设置有滑轨二(8),所述矩形条(25)滑动在滑轨二(8)的内壁,所述凹槽一(7)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凹槽一(7)设置在矩形壳(6)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管桩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2)外壁套接有弹簧一(21),所述弹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先念王官超李鹏高超牛涛周会张坦明小杰王栋梁张俊卢伟贺邓友志程敬强戴密苟建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