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139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本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和扣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以及悬空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所述动体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动体内设有沿着所述光轴方向运动的载体,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动体的一侧和/或所述外壳的天面设有插于所述动体内壁与所述载体外壁之间的驱动磁石组,在所述动体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间隔的动体驱动线圈组,在所述载体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本申请优点:达到动体轻载荷运动的目的,同时,由于驱动磁石组始终固定不动,可以解决相互磁干扰的问题,以提高摄像精度和驱动稳定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镜驱动,尤其涉及一种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悬吊线ois马达主要是动磁结构,动子较重,且存在磁干扰问题。例如,cn109413305b,公开了一种多镜头摄像模块,其第一、第二镜头模块中所包含的自动对焦模块中的主驱动磁石不会同时涵盖位于两镜头模块之间的相邻面,并采用较小体积的磁石来作为第一、第二镜头模块中所包含的光学图像稳定模块中的副驱动磁石。经由将主、副驱动磁石总项磁场的配置降低磁场间的相互干扰,可拉近第一、第二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节省手机空间配置的问题,更可延伸至多镜头的排列运用中。

2、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磁干扰,但是,该方案其驱动磁石在防抖和/或对焦的时候其需要跟随运动,导致整个模组的动子重量较重,而为了实现相应行程的驱动,则需要加大线圈,不利于微型化发展。

3、其次,上述的方案其还是存在磁干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防抖驱动机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和扣于所述底座(1)上的外壳(2),以及悬空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外壳(2)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3),所述动体(3)在垂直于光轴(a)的平面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动体(3)内设有沿着所述光轴方向运动的载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动体(3)的一侧和/或所述外壳(2)的天面(20)设有插于所述动体(3)内壁与所述载体(4)外壁之间的驱动磁石组(5),在所述动体(3)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5)间隔的动体驱动线圈组(6),在所述载体(4)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5)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抖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和扣于所述底座(1)上的外壳(2),以及悬空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外壳(2)合围形成的腔室中的动体(3),所述动体(3)在垂直于光轴(a)的平面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动体(3)内设有沿着所述光轴方向运动的载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动体(3)的一侧和/或所述外壳(2)的天面(20)设有插于所述动体(3)内壁与所述载体(4)外壁之间的驱动磁石组(5),在所述动体(3)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5)间隔的动体驱动线圈组(6),在所述载体(4)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石组(5)间隔的载体驱动线圈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石组(5)包括至少三块磁石(50),三块所述磁石(50)中的两块所述磁石(50)沿着所述平面的x方向分布,剩余所述磁石(50)沿着所述平面的y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50)一侧固定于所述天面(20),所述磁石(50)远离所述天面(20)的一侧和所述底座(1)留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面(20)设有与所述天面(20)垂直的垂直面(21),所述天面(20)和垂直面(21)形成磁石固定位,所述磁石(50)一侧一一固定于相应所述磁石固定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抖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2)靠近所述天面(20)的外壁设有若干与所述磁石(50)一一对应的凹陷区(22),在所述外壳(2)靠近所述天面(20)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凹陷区(22)相对应的内凸部(23),所述垂直面(21)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文韦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